前言 | 第1-16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8-14页 |
(一) 对《左传》及行人辞令的研究 | 第8-11页 |
(二) 关于委婉语的研究 | 第11-14页 |
三、语料来源、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生成的时代背景 | 第16-20页 |
第一节 政治需要提供赖以存在的社会舞台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文化氛围提出必备的素质要求 | 第17-20页 |
第二章《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 | 第20-40页 |
第一节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的表现形式 | 第20-34页 |
第二节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的语言特色 | 第34-40页 |
第三章《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的时代特征 | 第40-48页 |
一、特定性 | 第40-43页 |
(一) 特定的礼文化氛围 | 第40-41页 |
(二) 特定的外交场合 | 第41-43页 |
二、隐含性 | 第43-45页 |
三、可接受性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生成的文化心理因由 | 第48-55页 |
一、春秋时期尚礼思想的制约 | 第48-49页 |
二、恪尽职守、忠君卫国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 第49-52页 |
三、君王作为特殊权势角色接受者的心理反应 | 第52-55页 |
余论 | 第55-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 《左传》行.人辞令中委婉语一览表 | 第6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