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X1X2+的”格式考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引言第8-15页
   ·选题意义第8-9页
     ·理论意义第8-9页
     ·现实意义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3页
     ·关于格式内部结构的研究第9-11页
     ·关于格式语法功能以及“的”的研究第11-12页
     ·前人研究的局限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第12-13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语料统计第13-15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3-14页
     ·语料统计第14-15页
二、对“X_1X_2+的”格式三个平面的分析第15-24页
   ·格式的类型及结构特点第15-18页
     ·格式的类型第15-16页
     ·结构特点第16-18页
   ·格式的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第18-21页
     ·语义特征第18-20页
     ·语用功能第20-21页
   ·格式的句法功能第21-24页
     ·对“谓词性X1X2+的”的考察第22页
     ·对“体词性X1X2+的”的考察第22-23页
     ·总体以作谓词性成分为主第23-24页
三、“X_1X_2+的”格式的历时演变第24-28页
   ·各个时期使用情况比较第24-26页
     ·元杂剧中的“X_1X_2+的”第24-25页
     ·明清小说中的“X_1X_2+的”第25-26页
     ·老舍小说中的“X_1X_2+的”第26页
   ·讨论与结论第26-28页
     ·结构构成上的变化第26-27页
     ·格式语法功能的变化与形容词性的逐步增强第27-28页
四、从类型学的角度看“X_1X_2+的”的产生第28-36页
   ·“X_1X_2+的”格式存在的理据第28-29页
     ·认知因素第28-29页
     ·语用因素第29页
   ·标记性第29-30页
   ·“X_1X_2+的”格式与形容词第30-36页
     ·汉语中的形容词第30-31页
     ·“X_1X_2+的”格式与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共性第31-36页
五、现行教材的考察及教学设想第36-40页
   ·几种汉语教材的考察第37-39页
     ·教材对“X_1X_2+的”格式的收录第37-38页
     ·教材对“X_1X_2+的”格式的处理方式第38-39页
     ·教材中的问题第39页
   ·教学设想第39-40页
     ·分层分类学习第39页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39-40页
六、结语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蒜素对寒凝血瘀心肌缺血气体信号分子调控及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从功能主义角度研究戏剧的翻译--《茶馆》两个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