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绛州锣鼓传承变迁状况的考察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状况 | 第8-9页 |
二、绛州锣鼓概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绛州锣鼓的生成背景与历史发展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绛州锣鼓的生成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绛州锣鼓的历史发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绛州锣鼓社会构成的传承变迁 | 第15-27页 |
第一节 绛州锣鼓民间音乐家的变化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与绛州锣鼓相关的民俗活动的传承变迁 | 第16-24页 |
第三节 绛州锣鼓社会功能的传承变迁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绛州锣鼓物质构成的传承变迁 | 第27-41页 |
第一节 乐器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乐队编制 | 第29-31页 |
第三节 表演形式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演奏技巧 | 第33-34页 |
第五节 曲牌 | 第34-36页 |
第六节 记谱 | 第36-41页 |
第四章 绛州锣鼓音乐形态构成的传承变迁 | 第41-69页 |
第一节 绛州锣鼓音乐形态的基本要素 | 第41-46页 |
第二节 音乐发展手法 | 第46-59页 |
第三节 曲体结构 | 第59-64页 |
第四节 绛州锣鼓音乐形态构成的变迁状况 | 第64-69页 |
第五章 绛州锣鼓传承变迁的背景分析 | 第69-73页 |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69-70页 |
第二节 政治与各种文化组织形式的影响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相关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