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内部人控制”释义 | 第10-14页 |
| (一) “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由来 | 第10-11页 |
| (二) 认识上的分歧 | 第11-13页 |
| (三)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二、我国“内部人控制”的现状、表现及其负面效应 | 第14-19页 |
| (一) 我国“内部人控制”的现状 | 第14页 |
| (二) “内部人控制”的主要表现 | 第14-17页 |
| (三) “内部人控制”的具体危害 | 第17-19页 |
| 三、“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 第19-34页 |
| (一) 代理问题是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基础 | 第20-23页 |
| (二)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制度变迁强化了“内部人控制” | 第23-24页 |
| (三) 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 第24-28页 |
| (四) 外部治理机制软弱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 第28-34页 |
| 四、控制“内部人控制” | 第34-45页 |
| (一) 学术界关于控制“内部人控制”的争论 | 第34-36页 |
| (二) 控制“内部人控制”的思路方案 | 第36-40页 |
| (三) 困难与前景 | 第40-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注释 | 第46-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