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薪酬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第20-31页 |
| ·薪酬管理理论 | 第20-24页 |
| ·早期的薪酬理论 | 第20-21页 |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 | 第21页 |
| ·维持生存薪酬理论 | 第21-22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 ·薪酬基金理论 | 第23页 |
| ·效率薪酬理论 | 第23-24页 |
| ·国内外的薪酬管理制度现状 | 第24-27页 |
| ·美国的薪酬制度 | 第24-25页 |
| ·日本的薪酬制度 | 第25-26页 |
| ·新加坡的薪酬制度 | 第26-27页 |
| ·中国特色的薪酬制度 | 第27页 |
| ·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 ·全面薪酬制度 | 第28-29页 |
| ·薪酬与绩效挂钩 | 第29页 |
| ·宽带型薪酬结构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薪酬管理制度设计 | 第31-51页 |
| ·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的原则与方式 | 第31-33页 |
| ·薪酬设计的团队原则 | 第32页 |
| ·薪酬设计的隐性报酬原则 | 第32-33页 |
| ·薪酬目标设计的双贏原则 | 第33页 |
| ·薪酬设计的策略选择 | 第33-35页 |
| ·薪酬水平策略 | 第33-34页 |
| ·薪酬结构策略 | 第34-35页 |
| ·工资收入曲线设计 | 第35-38页 |
| ·年龄收入曲线 | 第36-37页 |
| ·能力工资曲线 | 第37-38页 |
| ·岗位(职务)工资曲线 | 第38页 |
| ·薪酬管理制度设计流程 | 第38-50页 |
| ·职位分析 | 第39-42页 |
| ·职位评估 | 第42-46页 |
| ·薪酬调查 | 第46-48页 |
| ·薪酬定位 | 第48-49页 |
| ·薪酬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中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 第51-65页 |
|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51-54页 |
| ·薪酬界定缺乏理性的战略思考 | 第51-52页 |
| ·对薪酬界定的程序公平关注不够 | 第52页 |
| ·忽视薪酬体系中的“内在薪酬” | 第52页 |
| ·付酬观念的冲突致使劳动效率降低 | 第52-53页 |
| ·为避免员工之间的薪酬攀比采用模糊薪酬 | 第53页 |
| ·员工的薪酬攀升通道单一 | 第53-54页 |
| ·民营企业薪酬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 第54-55页 |
| ·特殊历史条件决定其有更多的家族式管理 | 第54页 |
| ·对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的互动关系认识不足 | 第54-55页 |
| ·将薪酬视为企业的纯支出 | 第55页 |
| ·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导入不足 | 第55页 |
|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 第55-64页 |
| ·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民营企业人力资本运营机制 | 第56页 |
| ·逐步弱化家族式管理 | 第56-57页 |
| ·以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互动为中介目标 | 第57-58页 |
| ·将程序公平视为公平原则的“上层建筑” | 第58-59页 |
| ·导入动态的战略导向原则,确立具有外部竞争性的薪酬政策 | 第59-61页 |
| ·将“内在薪酬”作为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 | 第61-62页 |
| ·设置正常的薪酬晋升机制 | 第62-63页 |
| ·导入更为柔性的薪酬计量方法 | 第63页 |
| ·以薪酬系数为重要的矫正工具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南海亚威文具有限公司的薪酬管理实例 | 第65-77页 |
| ·公司基本情况 | 第65-66页 |
| ·公司原有薪酬结构及其问题分析 | 第66-69页 |
| ·公司原有薪酬制度与结构 | 第66-67页 |
| ·公司薪酬制度存在问题 | 第67-69页 |
| ·薪酬体系改革方案设计 | 第69-72页 |
| ·新工资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69-70页 |
| ·新的薪酬结构 | 第70-72页 |
| ·绩效指标及考核方法 | 第72-75页 |
| ·绩效考核指标设定原则 | 第72页 |
| ·绩效考核指标的分类 | 第72-73页 |
| ·绩效考核原则 | 第73页 |
| ·绩效指标的考核方法 | 第73-75页 |
| ·管理人员加班报酬的处理 | 第75页 |
| ·工作失误及工作贡献奖罚规定 | 第75页 |
| ·新工资方案的实施 | 第75-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