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看音乐的非理性实质
1. 论音乐的功能 | 第1-31页 |
1.1. 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 第6-13页 |
1.1.1. 音乐美的主要特征 | 第6-9页 |
1.1.1.1. 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 第6-8页 |
1.1.1.2. 富于动态 | 第8-9页 |
1.1.1.3. 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 | 第9页 |
1.1.2. 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实施 | 第9-13页 |
1.1.2.1. 心理素质方面 | 第11-12页 |
1.1.2.2. 文化素质方面 | 第12页 |
1.1.2.3. 思想素质方面 | 第12-13页 |
1.1.2.4. 民族意识素质方面 | 第13页 |
1.2. 音乐的认识功能 | 第13-16页 |
1.2.1. 通过音乐认识历史 | 第13-14页 |
1.2.2. 通过音乐认识人的心灵与精神 | 第14-16页 |
1.2.2.1. 音乐能展示人的情感世界 | 第14-15页 |
1.2.2.2. 音乐能反映民族性格、民族精神 | 第15-16页 |
1.3. 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 | 第16-20页 |
1.3.1. 乐能通政、知政、了解民情 | 第17页 |
1.3.2. 乐能规范、制约人的行为 | 第17-18页 |
1.3.3. 乐能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稳定政治环境 | 第18页 |
1.3.4. 音乐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 第18-20页 |
1.4. 音乐的宗教功能 | 第20-24页 |
1.4.1. 为人神沟通、交流的中介 | 第21页 |
1.4.2. 渲染宗教气氛、增强神圣意味 | 第21-22页 |
1.4.3. 宣传宗教教义,强化宗教信仰 | 第22-24页 |
1.5. 音乐的娱乐功能 | 第24-28页 |
1.5.1. 音乐的娱乐功能的普遍性、重要性 | 第24-25页 |
1.5.2. 现当代流行音乐现象 | 第25-28页 |
1.6. 音乐功能的延伸 | 第28-29页 |
1.7. 音乐功能的相互关系 | 第29页 |
1.8. 音乐功能的持续性、变化性 | 第29-31页 |
2. 论音乐的非理性实质 | 第31-36页 |
2.1. 音乐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 | 第32-33页 |
2.2. 音乐是情感、心灵的艺术 | 第33-34页 |
2.3. 音乐是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艺术 | 第34-36页 |
3. 怎样看待音乐的非理性实质 | 第36-48页 |
3.1. 理性、非理性与非理性主义 | 第36-39页 |
3.2. 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交织 | 第39-43页 |
3.3. 为什么说音乐的实质就是非理性 | 第43-48页 |
4. 关于音乐教育 | 第48-51页 |
4.1. 我国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4.1.1. 专业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4.1.2.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4.1.3. 社会音乐教育极端功利 | 第49页 |
4.2. 如何改善我国音乐教育现状 | 第49-51页 |
4.2.1. 加强立法 | 第49页 |
4.2.2. 弘扬民族音乐,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 第49页 |
4.2.3. 创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国通用教材 | 第49页 |
4.2.4. 建立合格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 第49-50页 |
4.2.5. 其他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