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佐藤正夫对“教学中的对话”的研究 | 第10-11页 |
·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研究 | 第11-12页 |
·卡兹顿的以社会语言学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沟通”研 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涵义研究 | 第15页 |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意义研究 | 第15-16页 |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原则研究 | 第16-17页 |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形式研究 | 第17页 |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策略研究 | 第17-18页 |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过程的研究 | 第18-19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对话 | 第19页 |
·师生对话 | 第19-20页 |
·对话式教学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哲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 | 第21-22页 |
·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教育学理论——教育交往理论 | 第23-24页 |
·课程理论——生成课程理论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调查 | 第25-44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调查实施 | 第26-28页 |
·调查结果 | 第28-40页 |
·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对话的理解与态度 | 第28-30页 |
·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的基本状况 | 第30-38页 |
·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存在的不足 | 第38-40页 |
·影响师生对话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对话的意义认识模糊 | 第40页 |
·师生关系失衡 | 第40-41页 |
·学生质疑匮乏 | 第41-42页 |
·师生对话内容枯燥 | 第42-43页 |
·师生对话方式单一 | 第43页 |
·课堂师生对话目的与最终教学目标偏离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有效性的建议 | 第44-51页 |
·转变观念:加深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对话的理解 | 第44-45页 |
·创设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 第45页 |
·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 第45-47页 |
·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 | 第47-48页 |
·优化策略:提高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Ⅰ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调查 (教师问卷) | 第53-56页 |
附录Ⅱ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调查 (学生问卷)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