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自我调节的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0-34页
 1 自我调节研究综述第10-24页
   ·自我调节概念的界定第10-13页
     ·从能力角度对自我调节的界定第10-11页
     ·从过程角度对自我调节的界定第11-13页
     ·本文对自我调节含义的界定第13页
   ·自我调节的理论第13-22页
     ·认知建构观第14页
     ·反馈控制理论第14-16页
     ·社会认知观第16-19页
     ·动态的自我监控观第19页
     ·分析与小结第19-22页
   ·不同心理行为领域中有关自我调节的研究第22-24页
     ·自我调节学习第22-23页
     ·情绪调节第23页
     ·健康行为的自我调节第23页
     ·分析与小节第23-24页
 2 网络成瘾研究综述第24-28页
   ·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第24-25页
     ·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第24-25页
     ·本文对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第25页
   ·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第25-28页
     ·网络的特点第26页
     ·网络使用者个人特点第26-27页
     ·环境因素第27-28页
     ·使用目的和时间第28页
 3 自我调节与成瘾第28-30页
 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30页
 5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第30-34页
   ·现实背景第30-32页
   ·问题提出第32页
   ·研究目的第32页
   ·研究假设第32-33页
   ·研究意义第33-34页
第二部分 自我调节的结构分析与验证第34-49页
 1 研究目的第34页
 2 研究假设第34页
 3 研究工具的初步编制第34-42页
   ·预测问卷的结构维度第34页
   ·预测问卷题项的编制及评估第34-35页
   ·问卷的预测第35-36页
   ·结果分析第36-42页
 4 研究工具及自我调节结构模型的验证第42-47页
   ·被试第42页
   ·研究工具第42-43页
   ·施测与数据处理第43页
   ·结果分析第43-47页
 5 讨论第47-48页
 6 小结第48-49页
第三部分 大学生自我调节的特点第49-57页
 1 研究目的第49页
 2 研究方法第49页
   ·被试第49页
   ·研究工具第49页
   ·施测与数据处理第49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大学生自我调节的总体特点第49-50页
   ·不同类型大学生自我调节的特点第50-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5 小结第56-57页
第四部分 大学生自我调节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第57-65页
 1 研究目的第57页
 2 研究方法第57-58页
   ·被试第57页
   ·研究工具第57-58页
   ·测试程序与数据处理第58页
 3 研究结果第58-61页
   ·自我调节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分析第58-59页
   ·自我调节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第59-61页
 4 讨论第61-64页
 5 小结第64-65页
第五部分 研究总结第65-66页
 1 结论第65页
 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第74-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德教育生活化--新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向
下一篇:现代商务谈判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