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2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12页 |
·创新 | 第12页 |
·不足 | 第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关于代理成本及其与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的关系文献回顾 | 第12-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16页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关于可转换债券降低代理成本作用的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评价 | 第20页 |
3 可转换债券对代理成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0-32页 |
·代理成本及可转换债券概述 | 第20-25页 |
·代理成本概念及产生机理 | 第20-22页 |
·可转换债券概念及性质 | 第22-25页 |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款 | 第25-27页 |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 | 第27-28页 |
·可转换债券在降低代理成本上的作用 | 第28-32页 |
·代理成本的成因 | 第28-29页 |
·可转换债券降低代理成本的治理作用 | 第29-32页 |
4 可转换债券对降低代理成本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32-42页 |
·研究设计 | 第33-38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变量选取及解释 | 第35-38页 |
·实证分析 | 第38-42页 |
·再融资方式对代理成本影响的显著性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 | 第38-40页 |
·再融资前后代理成本变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代理成本增长率的比较 | 第41-42页 |
5 案例分析 | 第42-44页 |
·复星转债相关信息简介 | 第42-43页 |
·复星转债发行前后代理成本变化情况 | 第43-44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4-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对在我国充分发挥可转债降低代理成本作用的应用建议 | 第45-48页 |
·引起可转债发行企业自身对可转债降低代理成本作用的重视 | 第45-46页 |
·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可转债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发挥创造条件 | 第46页 |
·将可转债引入到股权激励中,充分发挥其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 第46-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6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详细摘要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