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 | 第12-13页 |
2. 相关的专业知识、经济学原理以及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与汇率风险相关的专业知识 | 第13-15页 |
·经营风险 | 第13页 |
·交易风险 | 第13-14页 |
·换算风险 | 第14-15页 |
·与人民币升值相关的经济学原理 | 第15-17页 |
·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首要条件 | 第16页 |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一些假设前提 | 第16-17页 |
·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学者及他们的观点 | 第17-19页 |
·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学者及他们的观点 | 第19-21页 |
3. 人民币汇率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21-26页 |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必然性 | 第21-22页 |
·汇率机制需要达到市场化 | 第21页 |
·人民币汇率需要达到均衡化 | 第21-22页 |
·人民币机制需要符合国际化需要 | 第22页 |
·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原因 | 第22-23页 |
·客观原因 | 第22页 |
·主观原因 | 第22页 |
·直接原因 | 第22-23页 |
·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总体影响 | 第23-24页 |
·总体有利于进口企业 | 第23页 |
·出口企业压力增大 | 第23-24页 |
·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具体影响 | 第24-26页 |
·人民币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24页 |
·人 民币升值给外贸企业带来的良好影响 | 第24-26页 |
4. 外贸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采用的 传统措施 | 第26-30页 |
·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结算 | 第26页 |
·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 第26-27页 |
·即期的外汇交易 | 第26页 |
·远期的外汇交易 | 第26页 |
·货币的期货交易 | 第26页 |
·货币的期权交易 | 第26-27页 |
·掉期的交易 | 第27页 |
·货币的互换 | 第27页 |
·借款与投资 | 第27页 |
·借款、投资、加上即期交易 | 第27页 |
·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 | 第27-28页 |
·使用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 | 第28页 |
·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 | 第28页 |
·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 | 第28页 |
·借助金融交易的管理方法 | 第28页 |
·通过银行产品规避汇率变动的风险 | 第28页 |
·增加产品附加值 | 第28-29页 |
·实行多元化战略 | 第29-30页 |
5. 外贸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采用的新型措施 | 第30-40页 |
·新型的政策性产品 | 第30-32页 |
·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 | 第30-31页 |
·出口信用保险与远期外汇交易的比较 | 第31-32页 |
·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押汇的比较 | 第32页 |
·新型的交易型产品 | 第32-33页 |
·与新型交易型产品相关的知识及概述 | 第33-36页 |
·应收账款 | 第33页 |
·应收账款让售 | 第33页 |
·应收账款让售的特征 | 第33-34页 |
·应收账款让售的优势 | 第34-35页 |
·应收账款让售的分类 | 第35-36页 |
·案例 | 第36-40页 |
·模式的选择 | 第37页 |
·银行的选择以及押汇价格的商讨 | 第37-39页 |
·海尔公司的放账利率问题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6.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40-42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