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20页
一、中西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历史考察第20-32页
 (一)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演变及其理论研究第20-23页
  1. 古希腊师生关系——“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20-21页
  2. 中世纪的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第21页
  3. 近代师生关系——学生中心论第21-22页
  4. 现代西方师生关系——平等与对话第22-23页
 (二) 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变化的历史追溯第23-29页
  1. 先秦教育及师生关系的历史形成第23-24页
  2. 秦汉以来及唐宋师生关系第24-26页
  3. 明清时期师生关系的嬗变第26页
  4. 近现代教育与西方思潮影响下师生关系的变化第26-29页
 (三) 当代中国师生关系争议的问题第29-32页
  1. 师生地位是否平等的争论第29-30页
  2. 教育主客体地位的讨论第30-32页
二、文化哲学视阈中的高校师生关系第32-42页
 (一) 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构成第32-36页
  1. 高校师生的文化主体地位第32-34页
  2. 高校师生的文化互动第34-35页
  3. 师生伦理关系的文化生成第35-36页
 (二) 高校师生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第36-42页
  1. 师生间的文化冲突第36-39页
  2. 师生间的文化融合第39-42页
三、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现实及其文化根源第42-58页
 (一) 文化全球化对高校师生交往观念的影响第42-49页
  1. 师生文化价值观的异化第42-45页
  2. 消费主义文化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影响第45-49页
 (二) 高校管理体制对师生关系的规制第49-51页
  1. 教育体制的弊端对高教主体的制约第50-51页
  2. 教育模式的僵化造成师生关系的疏离第51页
 (三) 生活方式差异引发的师生冲突第51-53页
 (四) 交往理念差异对师生关系的改变第53-54页
 (五) 心理健康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第54-58页
  1. 高校教师的心理现状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第55-56页
  2. 高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第56-58页
四、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性思考第58-77页
 (一) 确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文化理念第58-61页
  1. 关于主体间性的教育观念第58-59页
  2. 关于人际和谐的伦理观念第59-60页
  3. 哲学理性的交往观念第60-61页
 (二) 国外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经验启示第61-63页
  1. 高师生比增加了师生交往的机会第61-62页
  2. 严格聘用制保证了教师的素质水平第62页
  3. 多种监督机制保证了师生关系平等第62-63页
 (三) 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路径第63-77页
  1. 引导高校师生交往的价值取向第63-65页
  2. 改革高校的管理体制第65-68页
  3. 完善高校师生的对话机制第68-69页
  4. 改善高校师生的伦理关系第69-71页
  5. 加强高校师生心理疏导第71-73页
  6. 建设和谐的高校文化场域第73-77页
结语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后记第82-83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力资源开发背景下美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下一篇: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