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字书、字典、词典论文--词典论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动词配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4页
   ·背景研究第7-8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的编者和版本第7-8页
   ·文献综述第8-10页
     ·配例研究的历史第8-9页
     ·配例研究的现状第9-10页
     ·小结第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动词无配例方面第10-11页
     ·常用动词配例方面第11页
     ·助动词、趋向动词方面第11页
   ·研究价值和意义第11-12页
     ·有助于《现汉》(第5 版)的进一步完善第11页
     ·有助于深化汉语动词的本体研究第11-12页
     ·有助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动词教学与学习第12页
   ·研究范围、方法及有关术语第12-14页
     ·本文对动词的选取依据第12页
     ·主要方法第12-13页
     ·有关术语第13-14页
2《现汉》无配例动词考察第14-19页
   ·无配例动词基本情况第14-17页
     ·单义项动词的书写形式第14页
     ·多义项动词的书写形式第14-15页
     ·复杂动词的书写形式第15-17页
   ·无配例动词分析第17-19页
     ·无配例动词的带宾能力第17页
     ·小结第17-18页
     ·无配例动词一览表(见附录)第18-19页
3 常用动词配例考察第19-34页
   ·配例的要求第19-20页
     ·配例的数量和长度第19页
     ·配例类型和配例内容的要求第19页
     ·配例应通俗易懂第19-20页
     ·配例要典型第20页
     ·配例要合理排列第20页
     ·配例要体现常用性、实用性第20页
   ·语法单位第20-21页
   ·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特点第21-22页
   ·动词配例分析方法第22-23页
   ·动词配例统计第23-24页
   ·动词配例书写第24-26页
     ·动词配例书写概况第24-25页
     ·一个配例的书写情况第25页
     ·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例的书写情况第25-26页
   ·本文讨论的动词配例第26-34页
     ·配例不能体现动词主要语法特点的情况第26页
     ·只有一个配例的情况第26-32页
     ·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例情况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4 助动词和趋向动词分析第34-42页
   ·助动词第34-36页
     ·《现汉》助动词义项概述第34-35页
     ·助动词配例的数量及书写形式第35页
     ·助动词分析第35-36页
   ·趋向动词第36-42页
     ·趋向动词的义项第36-37页
     ·趋向动词配例的数量及书写形式第37-38页
     ·趋向动词的配例类型第38-39页
     ·【A……B】式配例第39-42页
5 对比分析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下NP”结构的考察及研究
下一篇:汉语拷贝构式的事件域多重传承模型分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