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制度论文--义务教育论文

浏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2页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第9页
  二、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第9-11页
  三、以县域为突破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理论意义第12-13页
  二、实践意义第13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3-20页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第13-16页
  二、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研究第16-20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概述第22-27页
 第一节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第22-24页
  一、教育均衡发展第22页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22-23页
  三、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23-24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4-27页
  一、教育公平理论第24-26页
  二、科学发展观第26-27页
第三章 浏阳市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第27-41页
 第一节 浏阳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概况第27-29页
  一、浏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第27页
  二、教育发展状况第27-29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第29-30页
  一、研究对象第29-30页
  二、研究问题第30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第30-41页
  一、办学条件差异第30-32页
  二、师资力量差异第32-35页
  三、教学质量差异第35-41页
第四章 浏阳市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状态的原因分析第41-49页
 第一节 城乡办学条件非均衡的原因分析第41-43页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第41-42页
  二、财政体制分权失衡第42-43页
  三、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第43页
 第二节 城乡教师资源配置非均衡的原因分析第43-46页
  一、历史积淀使农村学校低学历教师占据一定比例第43-44页
  二、城乡教师的生存环境不均衡第44-45页
  三、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完善第45-46页
 第三节 城乡学校教学质量非均衡的原因分析第46-49页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制约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第46-47页
  二、乡镇学生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第47页
  三、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不高第47-49页
第五章 促进浏阳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第49-64页
 第一节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第49-51页
  一、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第49-50页
  二、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第50-51页
  三、合理利用教育经费第51页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与督导评估第51-54页
  一、保障督导人员第52-53页
  二、完善约束制度第53页
  三、指导建设标准第53-54页
 第三节 加快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第54-59页
  一、督导落实对农村教育的相关政策第54-55页
  二、唤起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第55-57页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训第57-58页
  四、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第58-59页
 第四节 改善农村学校生源质量第59-62页
  一、规范招生秩序第60页
  二、提高农村家长素质,强化家庭教育第60-61页
  三、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功能第61页
  四、高度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第61-62页
 第五节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第62-64页
  一、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第62页
  二、系统整合,实现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的共享第62-63页
  三、紧贴教学,开发教育信息化资源第63-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下一篇:返乡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衔接问题研究--以湖南省衡南县C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