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8-9页 |
·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9-15页 |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9-12页 |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引发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7-26页 |
·股权激励有效性 | 第17-18页 |
·与股权激励相关术语 | 第18-19页 |
·股权激励实施条件和模式比较 | 第19-23页 |
·股权激励实施条件 | 第19-20页 |
·股权激励模式 | 第20页 |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比较 | 第20-23页 |
·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 第23-24页 |
·实施股权激励引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评述 | 第26-28页 |
·特定应计项目法 | 第26页 |
·管理后盈余分布法 | 第26页 |
·总体应计利润分离法 | 第26-28页 |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28页 |
·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公司规模 | 第28页 |
·第一大股东性质 | 第28-29页 |
·股权制衡度 | 第29页 |
·独立董事比例 | 第29页 |
·高管持股比例 | 第29-30页 |
·股权激励模式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引发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31-39页 |
·数据来源及样本指标选择 | 第31页 |
·变量的设定与基本研究假设 | 第31-34页 |
·因变量的设定 | 第31-32页 |
·自变量的设定与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控制变量 | 第33页 |
·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实证分析及结论 | 第34-39页 |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配对样本T 检验 | 第35页 |
·模型的描述性阐述 | 第35-39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39-42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建议 | 第39-41页 |
·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 | 第39页 |
·分解和配置公司的激励权利,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进一步加强实施股权激励环境建设法律法规建设 | 第40-41页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1页 |
·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46-47页 |
附表 | 第47-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