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模型思想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一)模型思想在新课标中得到重视第10页
        (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需要第10页
        (三)教学实践的需要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一)国外关于模型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国内关于模型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6-17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7-18页
        (一)模型第17页
        (二)数学模型第17-18页
        (三)数学模型思想第18页
    五、研究设计第18-21页
        (一)研究内容第18-19页
        (二)研究对象第19页
        (三)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小学五年级教材中数学模型思想的分析第21-27页
    一、教材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课程内容分析第21-25页
        (一)模型思想在四大板块的整体统计第21-22页
        (二)模型思想在“数与代数”版块的应用第22-23页
        (三)模型思想在“图形与几何”版块的应用第23页
        (四)模型思想在“统计与概率”版块的应用第23-24页
        (五)模型思想在“综合与实践”版块的应用第24-25页
    二、教材中数学模型类型的划分第25-27页
        (一)运算模型第25页
        (二)方程模型第25-26页
        (三)公式模型第26页
        (四)概率模型第26页
        (五)结构模型第26-27页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第27-42页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第27-28页
        (二)教师对模型思想的理解情况分析第28-31页
        (三)教师对模型思想的掌握情况分析第31-33页
        (四)教师对模型思想的应用情况分析第33-38页
    二、数学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一)教师对模型思想的理解第38-39页
        (二)教师应用模型思想教学的态度第39页
        (三)教师对模型思想教学的侧重点认识第39-40页
        (四)教师对模型思想教学的作用认识第40页
        (五)教师对模型思想教学的困惑或建议第40-42页
第四章 模型思想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2-46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一)教师对模型思想内涵的理解欠缺第42页
        (二)教师对模型思想的认识不够第42页
        (三)教师缺少对新课标的细致解读第42-43页
        (四)教师缺少对教材中模型思想的挖掘第43页
        (五)教师应用模型思想教学能力差第43页
        (六)应用模型思想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第43-44页
    二、成因分析第44-46页
        (一)教师缺乏相关理论基础第44页
        (二)教师备课精力有限第44页
        (三)教师缺乏模型思想的教学经验第44-45页
        (四)教师在模型思想教学中缺少日常渗透意识第45-46页
第五章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第46-53页
    一、课前准备——深度挖掘数学模型思想第46-47页
        (一)全面解读课标,理解模型思想第46页
        (二)充分挖掘教材,梳理模型思想第46-47页
        (三)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模型教学第47页
    二、课堂教学——深入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第47-51页
        (一)巧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第47-48页
        (二)设相似问题串,提出问题第48-49页
        (三)巧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第49-50页
        (四)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50-51页
    三、复习巩固——深刻体会数学模型思想第51页
        (一)注重设计练习,迁移转化第51页
        (二)课后小结反思,提炼模型第51页
    四、日常渗透——逐层交流数学模型思想第51-53页
        (一)学校之间交流,强化理论第51-52页
        (二)学校内部交流,逐层渗透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一第56-61页
附录二第61-63页
附录三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情况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出导向法运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