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吕梁地区的剪纸和年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缘由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抗战以前吕梁地区的剪纸和年画第14-38页
    一、吕梁地区概况第14-16页
    二、抗战以前吕梁地区的剪纸第16-29页
        (一) 剪纸的源流第16页
        (二) 剪纸的内容及题材第16-26页
        (三) 剪纸的风格特征第26-27页
        (四) 剪纸的表现手法第27-28页
        (五) 剪纸表达的内涵第28-29页
    三、抗日战争以前吕梁地区的年画第29-38页
        (一) 年画的源流第30页
        (二) 年画的内容题材第30-32页
        (三) 年画的风格特征第32-35页
        (四) 年画表达的内涵第35-36页
        (五) 年画的种类第36-38页
第二章 抗战期间吕梁地区剪纸和年画的新变化第38-50页
    一、抗战时期剪纸的新变化第38-42页
        (一) 延安风格的影响第38-40页
        (二) 偏重民众生活第40-41页
        (三) 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化第41-42页
    二、抗战时期年画的新变化第42-50页
        (一) 新的影响因素及新的表现形式第42页
        (二) 原有功用的扩大第42-43页
        (三) 新题材的出现第43-46页
        (四) 新特色的形成第46-47页
        (五) 创作主体的转变第47-48页
        (六) 传承中的变化第48-50页
第三章 抗战时期吕梁地区剪纸和年画新变化的根源及成就第50-74页
    一、抗战时期吕梁地区剪纸和年画新变化原因的探析第50-65页
        (一) 剪纸和年画的自身功能与社会属性第50-53页
        (二) 日本侵华背景之下唤起民族觉醒的需求第53-55页
        (三) 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第55-65页
    二、抗战时期吕梁地区剪纸和年画的新成就第65-74页
        (一) 反映抗战的剪纸和年画第65-71页
        (二) “七七七”文艺奖金活动第71-72页
        (三) 新年画第72-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第82-8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he Chronicles of Captain Blood(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小说翻译策略--以Indignation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