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论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研究论题选择的背景 | 第9-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 第13-14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 第14-15页 |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类型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概念、功能及其理论支撑 | 第18-34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本质要义 | 第18-25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概念界定 | 第18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征 | 第18-22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分析 | 第22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 | 第22-25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 | 第25-31页 |
·行动导向 | 第25-26页 |
·默会知识理论 | 第26-27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7-28页 |
·教学做合一理论 | 第28-29页 |
·“关键能力” | 第29-31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支撑 | 第31-34页 |
·职业教育培训的受训者 | 第32页 |
·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企业 | 第32-33页 |
·地区或行业政府 | 第33页 |
·各级各类行业协会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合一”技能训练模式 | 第34-39页 |
·课堂与实训基地合一 | 第35页 |
·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合一 | 第35-36页 |
·学生身份与生产者身份合一 | 第36-37页 |
·教师身份与实训身份合一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 第39-70页 |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 第39-40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施建设模式 | 第40-42页 |
·厂房学校建设,设备学校投资 | 第40-41页 |
·厂房学校建设,设备企业投资和设备生产商捐赠 | 第41页 |
·厂房企业投资,设备企业投资和设备生产商捐赠 | 第41-42页 |
·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课程设计与开发 | 第42-56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 | 第44-45页 |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技能训练课程内容设计与开发的依据 | 第45-46页 |
·实训课程开发的步骤 | 第46-56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 第56-70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指导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能分析 | 第57-59页 |
·校内生产性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 | 第59-63页 |
·国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63-65页 |
·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 第65-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