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4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第15-22页
   ·高等工程教育主要概念第15-17页
     ·大工程观第15页
     ·回归工程第15-16页
     ·工程伦理第16页
     ·工程素质第16-17页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第17-19页
     ·科学精神第17页
     ·人文精神第17-18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联系第18-19页
   ·高等工程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关键的问题第19-22页
     ·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第19-20页
     ·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特殊要求第20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工程素质的关系第20-22页
第三章 高等工程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第22-32页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5页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缺乏整合第23页
     ·缺乏对复合型工程人才的培养第23-24页
     ·工程教育未能有效面向工程实际第24-25页
     ·缺乏创新意识第25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第25-32页
     ·有利于培养全面工程意识,深入把握工程本质第26-27页
     ·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第27页
     ·有利于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第27-28页
     ·有利于倡导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28-29页
     ·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第29-30页
     ·有利于引导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第30-32页
第四章 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第32-48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32-35页
     ·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人才第32-33页
     ·强化制度保障、政策激励第33-34页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第34页
     ·鼓励教师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第34-35页
     ·激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第35页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第35-40页
     ·加强多学科知识融合,体现“大工程观”第36-37页
     ·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体系第37页
     ·努力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第37-39页
     ·联合协作、资源共享第39-40页
   ·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第40-43页
     ·转变教育理念第40-41页
     ·强调德育实践第41-42页
     ·强化专业实践第42页
     ·加强社会实践第42-43页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第43-48页
     ·强化精神文化第43-44页
     ·建设制度文化第44-45页
     ·繁荣活动文化第45-46页
     ·打造景观文化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