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学习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

大众传播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第8页
   ·相关研究状况第8-10页
   ·研究创新点及写作方法第10-12页
第二章 大众传播载体概述第12-18页
   ·传播、大众传播第12-13页
   ·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第13-14页
   ·大众传播载体的主要类型第14-16页
     ·书籍第14页
     ·报纸与杂志第14-15页
     ·广播与电视第15页
     ·多媒体与互联网第15-16页
   ·大众传播载体的特征第16-18页
第三章 大众传播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第18-24页
   ·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第18页
   ·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即时性第18-19页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式第19-20页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第20-21页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21-22页
   ·促进全球范围内先进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和相互融合第22-24页
第四章 大众传播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第24-33页
   ·剧增的信息量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24-25页
   ·大众传媒渲染的消费文化与时尚文化误导大学生价值选择第25-26页
   ·西方某些意识形态的渗入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第26-27页
   ·传播的多向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第27-28页
   ·媒介市场化发展中的不良倾向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28-33页
第五章 消除大众传播载体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对策第33-52页
   ·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素质第33-36页
     ·提升媒介素养第33-34页
     ·开展媒介教育第34-35页
     ·强化网络运用能力第35-36页
   ·更新大众传播载体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6-38页
     ·更新传播理念第36-37页
     ·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第37-38页
   ·建立大众传播载体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机制第38-39页
     ·前置反馈机制第38-39页
     ·中程反馈机制第39页
     ·后继反馈机制第39页
   ·掌握大众传播载体的传播谋略和技巧第39-42页
     ·传播谋略第39-41页
     ·传播技巧第41-42页
   ·优化大众传播载体传播环境第42-52页
     ·强化对大众传播的监督管理第42-44页
     ·保持对大众传播的开放性第44-48页
     ·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第48-49页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传媒相结合的协调机制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地位研究
下一篇: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