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船舶通风空调管道系统噪声控制方法 | 第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方法 | 第16-21页 |
1.3.1 一维传递矩阵法 | 第16-18页 |
1.3.2 三维解析法 | 第18页 |
1.3.3 有限元法 | 第18页 |
1.3.4 边界元法 | 第18-19页 |
1.3.5 实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船舶通风空调系统基本声学单元传递矩阵研究 | 第23-47页 |
2.1 传递矩阵法 | 第23-25页 |
2.2 消声单元声学性能评价参数 | 第25-28页 |
2.2.1 插入损失 | 第25-26页 |
2.2.2 传递损失 | 第26-27页 |
2.2.3 减噪量 | 第27-28页 |
2.3 几种基本声学单元特效分析 | 第28-45页 |
2.3.1 等截面消声单元 | 第28-29页 |
2.3.2 截面突变消声单元 | 第29-30页 |
2.3.3 锥形管道消声单元 | 第30-32页 |
2.3.4 穿孔消声单元 | 第32-36页 |
2.3.5 直通穿孔管阻性消声单元 | 第36-41页 |
2.3.6 含有内芯的直通穿孔阻性消声单元 | 第41-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船舶通风空调系统声学仿真程序设计 | 第47-61页 |
3.1 Matlab | 第47-48页 |
3.1.1 Matlab的主要特点 | 第47页 |
3.1.2 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 | 第47-48页 |
3.2 船舶空调通风管道系统声学仿真程序 | 第48-52页 |
3.2.1 仿真程序的功能 | 第48-49页 |
3.2.2 仿真程序流程结构 | 第49页 |
3.2.3 仿真程序管道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3.2.4 计算过程 | 第50-51页 |
3.2.5 计算结果 | 第51-52页 |
3.3 程序的运算内核 | 第52-58页 |
3.3.1 声学单元 | 第52-53页 |
3.3.2 吸声材料 | 第53-55页 |
3.3.3 穿孔阻抗 | 第55-57页 |
3.3.4 端部修正 | 第57-58页 |
3.4 计算实例与分析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船舶通风空调管道系统仿真程序的有限元验证 | 第61-79页 |
4.1 主要应用软件介绍 | 第61-65页 |
4.1.1 LMSVirtual.Lab简介 | 第61页 |
4.1.2 LMSVirtual.LabAcoustic功能介绍 | 第61-62页 |
4.1.3 LMSVirtual.LabAcoustic声学计算的基本步骤 | 第62页 |
4.1.4 声学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62-64页 |
4.1.5 声学有限元方法 | 第64-65页 |
4.2 消声器声学有限元模型 | 第65-68页 |
4.3 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 | 第68-76页 |
4.3.1 流体材料的定义 | 第68-69页 |
4.3.2 边界条件 | 第69-72页 |
4.3.3 声学响应计算 | 第72-76页 |
4.4 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船舶通风空调管道系统仿真程序的实验验证 | 第79-93页 |
5.1 消声系统声学性能的实验测量方法 | 第79-85页 |
5.1.1 声波分解法 | 第79-80页 |
5.1.2 两声源法 | 第80-82页 |
5.1.3 两负载法 | 第82-85页 |
5.1.4 脉冲法 | 第85页 |
5.2 阻抗管实验装置 | 第85-86页 |
5.3 消声系统传递损失的测量 | 第86-91页 |
5.3.1 测试过程 | 第87-91页 |
5.3.2 测试结果 | 第91页 |
5.4 消声系统传递损失的验证与分析 | 第91-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