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 我国职场人士倦怠整体情况 | 第11页 |
1.2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倦怠现状 | 第11-12页 |
1.3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 第12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3 相关概念及测量工具 | 第13-15页 |
3.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3.2 职业倦怠相关理论 | 第14页 |
3.3 职业倦怠测量工具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 资料来源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1 问卷调查 | 第15-16页 |
2.2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2.3 访谈法 | 第16页 |
2.4 观察法 | 第16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16-17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第三章 调查结果 | 第17-40页 |
1 总体情况描述 | 第17-21页 |
1.1 人口学特征 | 第17-19页 |
1.2 工作情况 | 第19-20页 |
1.3 整体职业倦怠情况 | 第20-21页 |
2 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9页 |
2.1 性别 | 第21-22页 |
2.2 婚姻状况 | 第22-23页 |
2.3 学历 | 第23-24页 |
2.4 年龄 | 第24页 |
2.5 所在科室 | 第24-26页 |
2.6 职称 | 第26-27页 |
2.7 编制 | 第27页 |
2.8 收入 | 第27-28页 |
2.9 工作年限 | 第28-29页 |
3 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三维度指标的影响 | 第29-40页 |
3.1 情绪衰竭 | 第31-34页 |
3.2 缺乏人情味 | 第34-37页 |
3.3 成就感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7页 |
1 个体因素 | 第40-43页 |
1.1 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 | 第40-41页 |
1.2 个人职业规划不明晰 | 第41页 |
1.3 缺乏客观理性的自我评价 | 第41-42页 |
1.4 缺乏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意识 | 第42-43页 |
2 组织因素 | 第43-45页 |
2.1 内部制度 | 第43页 |
2.2 职业环境 | 第43-45页 |
3 社会因素 | 第45-47页 |
3.1 认同感低,社会地位不高 | 第45-46页 |
3.2 制度变革尚未稳定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对策 | 第47-52页 |
1 制度层面 | 第47-48页 |
1.1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 第47-48页 |
1.2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 | 第48页 |
2 组织层面 | 第48-50页 |
2.1 建立合理的岗位轮换制度,提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发展 | 第48-49页 |
2.2 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注重行政管理人员的物质需求 | 第49页 |
2.3 建立公开公平的晋升制度,关注行政管理人员的精神需求 | 第49页 |
2.4 制定明确的进修培训计划,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 第49-50页 |
3 个体层面 | 第50-52页 |
3.1 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规划 | 第50页 |
3.2 提高心理素质,调整好工作心态 | 第50页 |
3.3 客观评价自我,不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一 | 第55-57页 |
附录二 | 第57-58页 |
职业倦怠综述 | 第58-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