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识字论文

民族地区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普洱市边境六所小学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10-21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价值第10-12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11-12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一、识字教学第12-16页
        二、边境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第16-18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8-19页
        一、研究对象第18页
        二、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9-21页
        一、文献研究法第19页
        二、田野调查法第19页
        三、问卷调查法第19页
        四、参与式观察法第19页
        五、访谈法第19-21页
第一章 普洱市边境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背景介绍第21-34页
    第一节 普洱市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简况第21-24页
        一、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第21-22页
        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第22-23页
        三、西盟佤族自治县第23-24页
    第二节 普洱市边境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简况第24-31页
        一、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分析第24-25页
        二、影响普洱市边境民族地区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第25-28页
        三、普洱市边境民族地区汉语言学习环境第28-31页
    第三节 普洱市边境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材与识字教学方式使用情况第31-34页
        一、识字教学内容编排比较第31-32页
        二、识字教学方式比较第32-34页
第二章 普洱市边境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第34-64页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对识字教学的影响第34-42页
        一、教师情况第34-38页
        二、学生情况第38-42页
    第二节 教师识字教学现状分析第42-55页
        一、教师识字教学认知情况现状第42-46页
        二、教师合理使用识字教学方法现状第46-49页
        三、识字教学训练现状第49-51页
        四、识字教学评价现状第51-52页
        五、识字教学独特功能挖掘现状第52-55页
    第三节 学生汉字学习情况分析第55-64页
        一、学生识字学习兴趣现状第55-58页
        二、学生识字方法掌握现状第58-60页
        三、学生识字习惯养成现状第60-62页
        四、学生识字效果现状第62-64页
第三章 普洱市边境小学低段识字教学问题及成因分析第64-76页
    第一节 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第64-68页
        一、发音存在偏误第64-65页
        二、教学方法单一第65-66页
        三、教育教学水平有限第66-68页
        四、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第68页
    第二节 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第68-73页
        一、拼读错误,发音有困难第69-70页
        二、未能真正理解汉字字义第70-71页
        三、形近字和同音字区分困难第71-72页
        四、汉字书写不规范第72-73页
        五、识字学习效果两极分化严重第73页
    第三节 问题成因的分析第73-76页
        一、学习环境的缺失第73-74页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第74-75页
        三、教学功利性的强化第75-76页
第四章 完善普洱市边境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建议第76-91页
    第一节 对管理部门的建议第76页
    第二节 对学校的建议第76-80页
        一、加强教师普通话培训第76-77页
        二、充分认识学生学情,合理分班第77-78页
        三、创建良好的识字学习氛围第78-79页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开展多元化教学测评第79-80页
    第三节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第80-88页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识字教学专业素养第80-81页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第81-82页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第82-84页
        四、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用好已有文本情境第84-86页
        五、深入调研学情,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第86-87页
        六、强化字理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第87-88页
    第四节 对学生学习的建议第88-91页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88-89页
        二、强化自主识字能力第89页
        三、丰富课余识字活动第89-91页
结语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100页
附录第100-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关于乡土资源融入可郎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