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9页 |
1.1.1 桥梁震害特征 | 第8-11页 |
1.1.2 常用的减隔震装置 | 第11-15页 |
1.1.3 工程应用实例 | 第15-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全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2-29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2.2 有限元建模 | 第23-25页 |
2.3 自振特性分析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罕遇地震下基于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方案研究 | 第29-44页 |
3.1 减隔震设计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3.2 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2.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30页 |
3.2.2 非线性运动方程求解 | 第30-32页 |
3.3 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机理及力学模型 | 第32-34页 |
3.3.1 摩擦摆支座的减隔震机理 | 第32页 |
3.3.2 摩擦摆支座的力学模型 | 第32-34页 |
3.4 摩擦摆支座布置及参数取值 | 第34-39页 |
3.4.1 摩擦摆支座的布置 | 第34页 |
3.4.2 摩擦摆支座参数取值 | 第34-39页 |
3.5 最优参数取值时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39-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罕遇地震下基于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减隔震方案研究 | 第44-56页 |
4.1 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震原理 | 第44-46页 |
4.1.1 阻尼器的构造原理 | 第44-45页 |
4.1.2 粘滞阻尼器的本构关系及Maxwell恢复力模型 | 第45-46页 |
4.2 阻尼器的布置以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6-48页 |
4.2.1 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布置方式 | 第46页 |
4.2.3 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6-48页 |
4.3 最优参数取值时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48-53页 |
4.4 液体粘滞阻尼器与摩擦摆方案减震效果对比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罕遇地震下基于液体粘滞阻尼器配合摩擦摆支座减隔震方案研究 | 第56-74页 |
5.1 液体粘滞阻尼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6-60页 |
5.2 液体粘滞阻尼器布置方向 | 第60-67页 |
5.3 最优参数取值时减隔震效果分析 | 第67-70页 |
5.4 三种减隔震方案对比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结论 | 第74-76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以及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