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智能柴油机发展简介 | 第10-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燃油共轨系统建模仿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伺服油共轨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5RT-flex58TD伺服油共轨系统 | 第15-32页 |
2.1 5RT-flex58TD柴油机伺服油共轨系统 | 第16-21页 |
2.1.1 伺服油泵 | 第16-19页 |
2.1.2 伺服油共轨管 | 第19-20页 |
2.1.3 排气阀 | 第20-21页 |
2.2 WECS-9520控制系统 | 第21-32页 |
2.2.1 主要组成部件 | 第21-23页 |
2.2.2 与柴油机相关的控制功能 | 第23-24页 |
2.2.3 与气缸相关的控制功能 | 第24-30页 |
2.2.4 曲柄转角传感器 | 第30-31页 |
2.2.5 WECS-9520与外部系统的通讯联系 | 第31-32页 |
第3章 5RT-flex58TD型柴油机伺服油共轨系统数学建模 | 第32-38页 |
3.1 伺服油泵的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2 伺服油共轨管的数学模型 | 第36页 |
3.3 VCU控制活塞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3.4 排气控制单元活塞腔的数学模型 | 第37页 |
3.5 排气阀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第4章 5RT-flex58TD柴油机伺服油共轨仿真程序设计 | 第38-49页 |
4.1 仿真软件介绍 | 第38-40页 |
4.1.1 MATLAB简介 | 第38页 |
4.1.2 Simulink简介 | 第38-40页 |
4.2 仿真程序设计 | 第40-44页 |
4.3 伺服油泵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第5章 伺服油共轨系统仿真器设计 | 第49-56页 |
5.1 仿真器的设计思路 | 第50-51页 |
5.1.1 仿真界面设计与开发 | 第50页 |
5.1.2 伺服油系统仿真 | 第50-51页 |
5.2 仿真器的功能简介 | 第51-52页 |
5.3 界面仿真结果 | 第52-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