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1.3.2 描述性研究法 | 第12页 |
1.3.3 实证分析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1.5.1 创新点 | 第15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理论 | 第16-24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1 聚集-扩散理论 | 第16页 |
2.1.2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 第16-18页 |
2.1.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2.1.4 帕累托效率理论 | 第19页 |
2.2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机理 | 第19-24页 |
2.2.1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2.2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逻辑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3.1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人力资源 | 第24-28页 |
3.1.1 教师数量 | 第24-25页 |
3.1.2 教师质量 | 第25-28页 |
3.2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财力资源 | 第28-29页 |
3.2.1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 GDP 比重 | 第28-29页 |
3.2.2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 第29页 |
3.3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物力资源 | 第29-31页 |
3.3.1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 第29-30页 |
3.3.2 教育教学设备 | 第30-31页 |
3.3.3 教育信息化水平 | 第31页 |
3.4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空间布局 | 第31-32页 |
3.5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制度设计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3-43页 |
4.1 研究方法与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4.1.1 DEA 方法与 CCR、BCC 模型 | 第33-35页 |
4.1.2 “两阶段法”与 Tobit 模型 | 第35页 |
4.2 研究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35-36页 |
4.2.1 DEA 模型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35-36页 |
4.2.2 Tobit 模型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36页 |
4.3 模型的分析 | 第36-41页 |
4.3.1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第36-41页 |
4.3.2 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页 |
4.4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第43页 |
5.2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体制 | 第43页 |
5.3 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益 | 第43-44页 |
5.4 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 第44页 |
5.5 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设计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