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董事会的规模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 第11-12页 |
1.3.2 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 第12-13页 |
1.3.3 领导权的结构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 第13-14页 |
1.3.4 董事会行为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 第14页 |
1.3.5 前三名董事薪酬激励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 第14-15页 |
1.3.6 独立董事个人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 第15-16页 |
1.3.7 文献评析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2.1 董事会特征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2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概念 | 第20-25页 |
2.2.1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其特征 | 第20-22页 |
2.2.2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 | 第22-24页 |
2.2.3 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3 董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2.3.2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 第26-27页 |
2.3.3 舞弊三角形理论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山东省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设计 | 第29-38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9-33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3.3 样本选取 | 第34页 |
3.4 变量设计 | 第34-37页 |
3.4.1 被解释变量 | 第34页 |
3.4.2 解释变量 | 第34页 |
3.4.3 控制变量 | 第34-37页 |
3.5 模型构建 | 第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38-54页 |
4.1 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4.2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4.3 董事会特征的因子分析 | 第41-45页 |
4.4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6 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4.6.1 精简董事会规模 | 第49页 |
4.6.2 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 第49-50页 |
4.6.3 建立两职分离的领导结构 | 第50-51页 |
4.6.4 适当提高国有控股的比例 | 第51页 |
4.6.5 提高会议实效 | 第51-52页 |
4.6.6 建立董事会激励机制 | 第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