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国内关于教学设计和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1.1 关于教学设计内涵的探讨 | 第12页 |
2.1.2 关于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事项的探讨 | 第12-13页 |
2.1.3 关于教学设计作用的探讨 | 第13页 |
2.1.4 关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和三维教学目标的探讨 | 第13-14页 |
2.2 国外关于教学设计与三维教学目标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2.2.1 关于教学设计内涵的探讨 | 第14-15页 |
2.2.2 关于教学设计特点的探讨 | 第15页 |
2.2.3 关于教学设计步骤的探讨 | 第15页 |
2.2.4 关于教学设计与三维教学目标的探讨 | 第15-17页 |
第3章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依据 | 第17-22页 |
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3.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3.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3.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 第21-22页 |
第4章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22-25页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4.1.1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 第22页 |
4.1.2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 第22页 |
4.2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目标 | 第22-23页 |
4.3 现代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目标 | 第23页 |
4.4 和谐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原则 | 第23-25页 |
第5章 和谐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25-45页 |
5.1 “认识浮力”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25-34页 |
5.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34-39页 |
5.3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39-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