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1 引论 | 第16-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选题说明 | 第17-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8页 |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分类及生产范围的研究 | 第18-21页 |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费用核算及帐户体系的研究 | 第21-23页 |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物量核算的研究 | 第23-28页 |
·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不足之处 | 第30-31页 |
2 现行医疗卫生行业分类体系的评介及比较 | 第31-55页 |
·ISIC中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演变 | 第31-35页 |
·ISIC1.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第31-32页 |
·ISIC2.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第32-33页 |
·ISIC3.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第33-34页 |
·ISIC3.1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第34-35页 |
·ISIC4.0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 | 第35-37页 |
·ICHA-HP分类的演变 | 第37-48页 |
·SHA1.0版中的ICHA-HP分类 | 第37-46页 |
·NHA中的ICHA-HP分类 | 第46-48页 |
·ICHA-HP2.0分类 | 第48-51页 |
·医疗卫生行业国际分类的比较 | 第51-54页 |
·ICHA-HP2.0与ICHA-HP1.0的比较 | 第53页 |
·ICHA-HP2.0与ISIC4.0的比较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3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提出及分类体系 | 第55-73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背景 | 第55-56页 |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演变 | 第55-56页 |
·医疗卫生行业口径的扩大化、层次化是大势所趋 | 第56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目的和原则 | 第56-57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提出 | 第57-60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提出的必要性 | 第57-58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概念 | 第58-60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的内容 | 第60-67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层 | 第60-63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外围层 | 第63-65页 |
·相关医疗卫生行业 | 第65-67页 |
·此分类体系的不足与有待完善之处 | 第67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生产范围 | 第67-72页 |
·SNA界定的生产 | 第68-70页 |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对GDP生产范围的突破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4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费用核算及帐户体系 | 第73-93页 |
·医疗卫生行业的费用核算 | 第73-75页 |
·卫生费用 | 第73-75页 |
·卫生费用核算 | 第75页 |
·卫生帐户的国际分类体系(ICHA) | 第75-84页 |
·卫生服务功能分类(ICHA-HC) | 第76-82页 |
·卫生服务筹资机构分类(ICHA-HF) | 第82-84页 |
·卫生帐户体系(SHA) | 第84-87页 |
·卫生帐户体系(SHA)的概念 | 第84-85页 |
·SHA的建立对SNA的意义 | 第85页 |
·SHA的帐户序列 | 第85-87页 |
·卫生帐户体系的范畴 | 第87-92页 |
·SHA的修订 | 第88-90页 |
·核心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 第90-91页 |
·扩展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5 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的价格及物量核算 | 第93-127页 |
·医疗卫生服务的结果 | 第93-96页 |
·对医疗卫生服务结果的辨析 | 第93-94页 |
·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和结果 | 第94-96页 |
·医疗卫生行业生产核算的现状 | 第96-103页 |
·对非市场服务产出的诠释 | 第96-97页 |
·医疗卫生行业物量产出的现行核算方法 | 第97-98页 |
·医疗卫生行业物量产出现行核算方法的不足 | 第98-99页 |
·医疗卫生行业物量产出核算的改进思路 | 第99-103页 |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数量指标 | 第103-109页 |
·完整治疗的含义 | 第103-104页 |
·完整治疗的应用 | 第104页 |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数量指标 | 第104-109页 |
·完整治疗的物量指数 | 第109-113页 |
·完整治疗物量指数的计算原理 | 第109-111页 |
·质量变化对物量指数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包括质量变化的物量指数 | 第112-113页 |
·医疗卫生服务物量产出的质量调整 | 第113-122页 |
·质量变化、新产品的加入和老产品的退出 | 第114-115页 |
·常规的质量调整方法 | 第115-117页 |
·质量调整的新方法—基于质量指标的调整 | 第117-121页 |
·应用新方法的局限及展望 | 第121-122页 |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的汇总 | 第122-126页 |
·医疗卫生服务的定价 | 第122-123页 |
·疾病成本帐户 | 第123-126页 |
·医疗卫生服务产出汇总的结论 | 第126页 |
·小结 | 第126-127页 |
6 医疗卫生行业产出的国际比较 | 第127-140页 |
·关于购买力平价(PPPs) | 第127-129页 |
·基于投入替代法的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与其局限性 | 第129-130页 |
·投入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思路 | 第129页 |
·投入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局限性 | 第129-130页 |
·基于GDP支出法的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与其局限性 | 第130-131页 |
·支出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思路 | 第130-131页 |
·支出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局限性 | 第131页 |
·基于GDP生产法的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 | 第131-139页 |
·产出和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方法 | 第131-132页 |
·生产法PPPs法与支出法PPPs法的比较 | 第132-133页 |
·生产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提出 | 第133页 |
·生产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可行性 | 第133-134页 |
·生产法医疗卫生行业PPPs法的前提与货币转换因子的计算 | 第134-137页 |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若干问题与展望 | 第137-139页 |
·小结 | 第139-140页 |
7 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国际经验 | 第140-158页 |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费用核算的国际经验 | 第140-143页 |
·国家间卫生费用核算的口径不一致 | 第140-141页 |
·核心分类体系(ICHA)面临挑战 | 第141-143页 |
·有关医疗卫生行业物量核算的国际经验 | 第143-155页 |
·英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物量核算 | 第143-149页 |
·荷兰医疗卫生行业的物量核算 | 第149-152页 |
·挪威医疗卫生行业的物量核算 | 第152-155页 |
·国际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研究方法的特点 | 第155-157页 |
·加强SHA与SNA的关联性 | 第155页 |
·注重物量指数的计算 | 第155-156页 |
·时间序列分析与截面分析并存 | 第156页 |
·确保市场和非市场核算的一致性 | 第156-157页 |
·小结 | 第157-158页 |
8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现状及展望 | 第158-180页 |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的现状 | 第158-161页 |
·产出核算的现行方法 | 第158-160页 |
·增加值核算的现行方法 | 第160-161页 |
·关于产出和增加值现行核算方法的讨论 | 第161-165页 |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核算的范围 | 第161-163页 |
·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核算的内容 | 第163页 |
·现行核算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 第163-165页 |
·产出核算的新途径:卫生帐户体系 | 第165-168页 |
·国民卫生帐户体系 | 第165页 |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的现状 | 第165-168页 |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建立 | 第168-175页 |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核算原则 | 第168-170页 |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结构 | 第170-172页 |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与国际标准的比较 | 第172-175页 |
·中国国民卫生帐户体系的发展方向 | 第175-179页 |
·完善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分类体系 | 第175-177页 |
·建立中国的全口径医疗卫生行业分类体系 | 第177-178页 |
·扩展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核算体系 | 第178-179页 |
·小结 | 第179-18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80-181页 |
附录 | 第181-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8页 |
后记 | 第208-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