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尾号限行的博弈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尾号限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1 国外尾号限行实施现状分析 | 第10页 |
1.1.2 国内尾号限行实施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尾号限行对能耗及环境的影响 | 第15-26页 |
2.1 不同交通出行方式与能源的关系 | 第15-18页 |
2.1.1 城市交通模式的分类 | 第15页 |
2.1.2 城市交通模式与能耗、空气污染关系 | 第15-17页 |
2.1.3 交通模式选择的经验借鉴 | 第17-18页 |
2.2 汽车燃油消耗模型 | 第18-20页 |
2.2.1 汽车燃油消耗宏观模型 | 第18-19页 |
2.2.2 汽车燃油消耗微观模型 | 第19-20页 |
2.3 环境影响评价 | 第20-26页 |
2.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20页 |
2.3.2 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响识别 | 第20-21页 |
2.3.3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2.3.4 环境影响公众意愿调查 | 第23-26页 |
3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26-36页 |
3.1 交通成本 | 第26-28页 |
3.1.1 交通成本的类型 | 第26-27页 |
3.1.2 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出行成本构成 | 第27-28页 |
3.2 交通成本的定量分析 | 第28-31页 |
3.2.1 提供者成本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3.2.2 使用者成本计算模型 | 第29-31页 |
3.3 社会成本计算模型 | 第31-36页 |
3.3.1 基础设施成本 | 第31-32页 |
3.3.2 公共交通财政补贴 | 第32-33页 |
3.3.3 交通拥堵成本 | 第33-34页 |
3.3.4 交通事故成本 | 第34-36页 |
4 对交通功能的影响 | 第36-45页 |
4.1 交通需求管理研究 | 第36-39页 |
4.1.1 交通需求关系分析 | 第36-37页 |
4.1.2 交通供需平衡原理分析 | 第37-38页 |
4.1.3 TDM 操作机理分析 | 第38-39页 |
4.2 对交通出行需求的影响 | 第39页 |
4.2.1 出行需求的随机性及可控性 | 第39页 |
4.2.2 尾号限行后出行需求趋变 | 第39页 |
4.3 对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影响 | 第39-42页 |
4.3.1 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4.3.2 出行方式选择心理分析 | 第40-41页 |
4.3.3 限行对居民出行特征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4.4 对居民出行时空均衡分布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1 出行时间分布 | 第42-43页 |
4.4.2 出行空间分布 | 第43页 |
4.5 对交通功能影响评价指标 | 第43-45页 |
5 尾号限行的博弈分析 | 第45-55页 |
5.1 博弈论理论基础 | 第45-47页 |
5.1.1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 第45页 |
5.1.2 博弈分类 | 第45-46页 |
5.1.3 “囚徒困境”和“公共地悲剧”理论 | 第46页 |
5.1.4 城市交通中的“公共地悲剧”问题 | 第46-47页 |
5.2 道路拥挤的博弈分析 | 第47-49页 |
5.2.1 道路交通博弈问题的描述 | 第47-48页 |
5.2.2 博弈模型 | 第48-49页 |
5.3 出行方式选择的博弈 | 第49-52页 |
5.3.1 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5.3.2 模型分析 | 第51-52页 |
5.4 基于“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 | 第52-55页 |
5.4.1 基本假设 | 第52-53页 |
5.4.2 博弈结果分析及建议措施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A 兰州市居民出行行为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录B 兰州市居民尾号限行意向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附录C 兰州市尾号限行交通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