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句法论文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逻辑语义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现状第10-19页
        1.1.1 汉语句式的逻辑语义研究现状第10页
        1.1.2 “疑问代词”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1.3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第20-22页
    1.4 语料来源第22-24页
2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句法结构第24-42页
    2.1 动词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第25-30页
        2.1.1 动词谓语句的整体结构特征第25-26页
        2.1.2 动词谓语句各部分的语表特征第26-29页
        2.1.3 典型动词谓语句的生成过程第29-30页
    2.2 形容词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第30-33页
        2.2.1 形容词谓语句的整体结构特征第30页
        2.2.2 形容词谓语句各部分的语表特征第30-32页
        2.2.3 形容词谓语句的生成过程第32-33页
    2.3 主谓谓语句的句法结构第33-41页
        2.3.1 “Y/YP+NS+都/也+DP”的句法结构第33-36页
        2.3.2 “NS+Y/YP+都/也+DP”的句法结构第36-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3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中的副词第42-52页
    3.1 副词“都”、“也”的句法作用和分布特点第42-46页
        3.1.1 “都”、“也”的句法作用第42-44页
        3.1.2 “都”、“也”的分布特点第44-46页
    3.2 副词“都”、“也”的语义区别和语义指向第46-49页
        3.2.1 “都”、“也”的语义区别第46-49页
        3.2.2 “都”、“也”的语义指向第49页
    3.3 含其他附加副词的周遍性主语句第49-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4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语义内涵第52-67页
    4.1 动词谓语句的语义内涵第53-58页
        4.1.1 动词谓语句各部分的语义特征第53-57页
        4.1.2 动词谓语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第57-58页
    4.2 形容词谓语句的语义内涵第58-60页
        4.2.1 形容词谓语句各部分的语义特征第58-59页
        4.2.2 形容词谓语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第59-60页
    4.3 主谓谓语句的语义内涵第60-65页
        4.3.1 主谓谓语句各部分的语义特征第60-63页
        4.3.2 主谓谓语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第63-65页
    4.4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句式语义内涵第65-66页
    4.5 小结第66-67页
5 “疑问代词”类周遍性主语句的逻辑语义分析第67-82页
    5.1 “周遍性主语”的逻辑语义处理和逻辑数理符号的引入第67-69页
    5.2 动词谓语句的逻辑语义分析第69-74页
        5.2.1 光杆动词型谓语句第69-70页
        5.2.2 动补结构型谓语句第70-71页
        5.2.3 “动词+着/了/过”型谓语句第71-72页
        5.2.4 动宾结构型谓语句第72-74页
    5.3 形容词谓语句的逻辑语义分析第74-77页
        5.3.1 光杆形容词型谓语句第74-75页
        5.3.2 形补结构型谓语句第75-76页
        5.3.3 状形结构型谓语句第76-77页
        5.3.4 小结第77页
    5.4 主谓谓语句的逻辑语义分析第77-81页
        5.4.1 周遍性主语是施事的主谓谓语句第78-79页
        5.4.2 周遍性主语是受事的主谓谓语句第79-81页
        5.4.3 小结第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6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符号说明表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研究
下一篇:泰国中级汉语学习者离合词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