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 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 第8-9页 |
1.3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本人的设想、研究方法等 | 第9-10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10-16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0-11页 |
2.2 设计论证依据 | 第11页 |
2.3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主要结论 | 第11-14页 |
2.3.1 地震构造环境评价主要结论 | 第11-13页 |
2.3.2 地震活动环境评价主要结论 | 第13页 |
2.3.3 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 第13-14页 |
2.4 主要技术标准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第16-19页 |
3.1 气象水文 | 第16页 |
3.2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3.3 地质构造 | 第16页 |
3.4 地层岩性 | 第16-18页 |
3.5 水文地质情况 | 第18页 |
3.6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 第18页 |
3.7 河流冲刷作用评价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桥梁结构设计 | 第19-28页 |
4.1 桥梁总体设计 | 第19-28页 |
4.1.1 桥跨布置 | 第19页 |
4.1.2 横断面布置 | 第19页 |
4.1.3 桥梁主要结构设计 | 第19-28页 |
第五章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 第28-62页 |
5.1 抗震设防标准、性能目标和地震动输入 | 第28-33页 |
5.1.1 抗震设防标准与性能目标 | 第28-29页 |
5.1.2 反应谱输入 | 第29-30页 |
5.1.3 加速度时程输入 | 第30-33页 |
5.1.4 竖向地震动输入折减系数 | 第33页 |
5.2 结构计算模型及动力特性 | 第33-38页 |
5.2.1 计算模型 | 第33-35页 |
5.2.2 动力特性 | 第35-38页 |
5.3 反应谱分析结果 | 第38-54页 |
5.3.1 50年10%超越概率分析结果 | 第40-47页 |
5.3.2 100年4%超越概率分析结果 | 第47-54页 |
5.4 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54-62页 |
5.4.1 50年10%超越概率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5.4.2 100年4%超越概率分析结果 | 第57-62页 |
第六章 桥梁抗震性能分析 | 第62-83页 |
6.1 桥梁抗震性能要求与目标 | 第62-65页 |
6.2 50年10%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验算结果 | 第65-72页 |
6.2.1 纵桥向+竖向输入 | 第65-68页 |
6.2.2 横桥向+竖向输入 | 第68-72页 |
6.3 100年4%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验算结果 | 第72-81页 |
6.3.1 纵桥向+竖向输入 | 第72-76页 |
6.3.2 横桥向+竖向输入 | 第76-81页 |
6.4 100年4%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附属设施验算结果与设计 | 第81-83页 |
6.4.1 支座验算结果与设计 | 第81-82页 |
6.4.2 伸缩缝验算结果与设计 | 第82-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4页 |
7.1 结论 | 第83页 |
7.2 展望 | 第83-84页 |
第八章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