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地铁小半径曲线段钢轨伤损机理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地铁小半径曲线段钢轨伤损案例分析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理论研究第12-13页
        1.3.2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数值模拟研究第13-15页
    1.4 已有工作的不足第15-16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第2章 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第17-29页
    2.1 轮轨材料模型和参数第17-22页
        2.1.1 主控方程第17页
        2.1.2 随动硬化律第17-18页
        2.1.3 各向同性硬化律第18-19页
        2.1.4 本构模型的验证第19-22页
    2.2 轮轨几何模型和网格第22-24页
    2.3 轮轨接触设置第24-25页
    2.4 边界条件与荷载第25页
    2.5 网格敏感性分析第25-26页
    2.6 赫兹接触验证第26-28页
    2.7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小半径曲线段轮轨接触有限元分析第29-53页
    3.1 分析工况说明第29页
    3.2 不同行车次数下的应力场分析第29-37页
        3.2.1 轴重对钢轨等效应力的影响第30-32页
        3.2.2 摩擦系数对钢轨等效应力的影响第32-34页
        3.2.3 车轮偏移量对钢轨等效应力的影响第34-37页
    3.3 塑性应变累积分析第37-45页
        3.3.1 轴重对钢轨塑性应变累积的影响第37-39页
        3.3.2 摩擦系数对钢轨塑性应变累积的影响第39-42页
        3.3.3 车轮偏移量对钢轨塑性应变累积的影响第42-45页
    3.4 接触压力和接触带宽分析第45-51页
        3.4.1 轴重对钢轨接触压力和接触带宽的影响第45-47页
        3.4.2 摩擦系数对钢轨接触压力和接触带宽的影响第47-49页
        3.4.3 车轮偏移量对钢轨接触压力和接触带宽的影响第49-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小半径曲线段钢轨廓形演变对伤损的影响第53-62页
    4.1 不同运行公里数下的钢轨廓形演变规律第53-54页
    4.2 钢轨廓形演变对钢轨应力场的影响第54-56页
    4.3 钢轨廓形演变对塑性应变累积的影响第56-58页
    4.4 钢轨廓形演变对接触压力和接触带宽度的影响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藏线粗颗粒冻土边坡冻胀特性研究
下一篇:编组站工作过程数码控制动态物理模拟系统到达场子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