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病理现象及其矫正策略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9-2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一、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病理现象分析 | 第23-29页 |
(一) 课堂提问的作用与意义 | 第23-25页 |
1. 提问的含义 | 第23-24页 |
2. 课堂提问的作用 | 第24页 |
3. 课堂提问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二) 中小学课堂提问的病理现象 | 第25-29页 |
1. 中小学课堂正常的提问 | 第25-26页 |
2. 中小学课堂提问中的病理现象 | 第26-29页 |
二、中小学课堂提问病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29-45页 |
(一) 教学主体方面的原因 | 第29-42页 |
1.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29-38页 |
2.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3. 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40-41页 |
4. 生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41-42页 |
(二) 教学客体方面的原因 | 第42-43页 |
1. 教学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42页 |
2. 课程教材方面的原因 | 第42-43页 |
(三) 其它方面的原因 | 第43-45页 |
1. 考试制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2. 教学管理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三、中小学课堂提问病理的矫正策略 | 第45-53页 |
(一) 教师教的策略 | 第45-48页 |
1. 教学目标的确立 | 第45-46页 |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46页 |
3. 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运用 | 第46-47页 |
4. 教学评价的实施 | 第47-48页 |
(二) 学生学习的策略 | 第48-49页 |
1. 有的放矢,明确学习目的 | 第48页 |
2. 转变观念,积极思考 | 第48-49页 |
3. 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 | 第49页 |
4. 摒弃对教师权威的盲目迷信 | 第49页 |
(三) 学校管理的策略 | 第49-53页 |
1. 重视课堂评价 | 第49-50页 |
2. 将课堂提问纳入校本课程培训之中 | 第50-51页 |
3. 确立以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思想 | 第51-52页 |
4. 拓展学校管理的内容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