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视唱练耳与音乐鉴赏 | 第12-20页 |
第一节 视唱练耳 | 第12-15页 |
一、视唱练耳的学科特点 | 第12页 |
二、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 第12-15页 |
第二节 音乐鉴赏 | 第15-17页 |
一、音乐鉴赏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音乐鉴赏能力 | 第16-17页 |
三、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 第17页 |
四、影响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 | 第17页 |
第三节 视唱练耳教学与音乐鉴赏能力的关系 | 第17-20页 |
一、视唱练耳是音乐鉴赏的基础和前提 | 第18页 |
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 第18页 |
三、视唱练耳教学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 第20-49页 |
第一节 强调音乐要素感知能力 | 第21-32页 |
一、听觉训练对音乐要素感知力的培养 | 第21-31页 |
二、视唱训练对音乐要素感知力的培养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 第32-49页 |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相融合 | 第33-34页 |
二、音乐作品的选择依据 | 第34-35页 |
三、教学示例一 (调式调性感) | 第35-39页 |
四、教学示例二 (节奏感) | 第39-49页 |
第三章 师资力量对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一节 部分地方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 第50-52页 |
一、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 | 第50页 |
二、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 | 第50-51页 |
三、良好的职业道德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