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学区房教育公平辨析--以上海M学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缘起第7-8页
    1.2 学区房研究综述第8-9页
    1.3 研究意义第9-10页
    1.4 研究设计第10-15页
        1.4.1 研究对象:上海市X区M小学对口学区所在学区房第10-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4.3 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二章 学区房的建构第15-24页
    2.1 建构下的“学区房”第15-22页
        2.1.1 中国“重点”制度——被制造的‘香饽饽’第15-18页
        2.1.2 从择校到就近入学第18-20页
        2.1.3 从就近入学到学区房第20-22页
    2.2 学区划分和学区房第22-24页
        2.2.1 学区第22-23页
        2.2.2 学区划分下的学区房第23-24页
第三章 学区房现状和问题第24-29页
    3.1 上海M小学学区房的现实状况第24-26页
        3.1.1 学区房现状分析第24-26页
    3.2 学区房-公平与否之争第26-29页
        3.2.1 教育公平相关研究第26-29页
第四章 就近入学、学区房和主观认知第29-36页
    4.1 人群类分第29-30页
    4.2 就近入学和学区房购买下公平与否的评判第30-35页
        4.2.1 ‘受益’的普通居民和富人第30页
        4.2.2 作为非‘受益’者的普通居民第30-33页
        4.2.3 作为非受益者的富人第33-34页
        4.2.4 校方执行者对‘学区房’购买入学的评判第34页
        4.2.5 ‘局外人’看‘就近’第34-35页
    4.3 总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就近、学区、户口和入学机会第36-44页
    5.1 学区、户籍与入学机会第36-42页
        5.1.1 ‘学区’、地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连接第37-39页
        5.1.2 ‘就近’下的学区微调和名额分配第39-42页
    5.2 学区房下的代际传递第42-44页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第44-52页
    6.1 结论第44-46页
    6.2 讨论第46-50页
        6.2.1 学区房下的其他问题第46-49页
        6.2.2 教育公平的可能性解决之道第49-50页
    6.3 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60页
后记第60-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下一篇:微博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教育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