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2页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基本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14-24页 |
2.1 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的现状 | 第14-18页 |
2.1.1 几种传统阅读教学方法评述 | 第14-15页 |
2.1.2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评述 | 第15-18页 |
2.2 大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的现状 | 第18-24页 |
2.2.1 问卷调查集中反映出的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问题 | 第19-21页 |
2.2.2 当前高校学生阅读学习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支架式阅读教学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24-37页 |
3.1 支架式教学综述 | 第24-29页 |
3.1.1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及其解释 | 第24-25页 |
3.1.2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3.1.3 支架式教学的优势 | 第27-29页 |
3.1.4 支架式教学的步骤 | 第29页 |
3.2 阅读及阅读教学综述 | 第29-34页 |
3.2.1 阅读综述 | 第29-32页 |
3.2.2 阅读教学综述 | 第32-34页 |
3.3 支架式阅读教学综述 | 第34-37页 |
3.3.1 支架式阅读教学的国外研究 | 第34-35页 |
3.3.2 支架式阅读教学的国内研究 | 第35-36页 |
3.3.3 前人在支架式阅读教学研究中的不足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设计 | 第37-45页 |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第37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4.1.2 实验假设 | 第37页 |
4.2 实验对象与变量控制 | 第37-38页 |
4.3 实验工具和方法 | 第38页 |
4.4 实验程序设计 | 第38页 |
4.5 支架式阅读教学实验步骤 | 第38-42页 |
4.5.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第39页 |
4.5.2 搭建支架,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 | 第39-40页 |
4.5.3 独自探索,巩固阅读技能 | 第40-41页 |
4.5.4 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 第41页 |
4.5.5 效果评价,促进学生进一步努力 | 第41-42页 |
4.6 实施支架式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的关键点说明 | 第42-45页 |
4.6.1 教师需弄清自己在阅读课堂中的角色——支架搭建者 | 第42-43页 |
4.6.2 阅读课堂中教师提供的支架类型 | 第43页 |
4.6.3 阅读课堂中教师提供的支架应是动态的、渐撤的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教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第45-56页 |
5.1 教学实验测试所得数据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5-48页 |
5.1.1 教学实验测试所得数据结果的分析 | 第45-48页 |
5.1.2 教学实验测试所得数据结果讨论 | 第48页 |
5.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8-52页 |
5.2.1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2.2 调查问卷的结果讨论 | 第51-52页 |
5.3 访谈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2-55页 |
5.3.1 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3.2 访谈的结果讨论 | 第54-55页 |
5.4 实验分析和讨论总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教学实验结论和反思 | 第56-62页 |
6.1 实验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56-58页 |
6.2 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 第58-60页 |
6.2.1 客观因素 | 第58-59页 |
6.2.2 主观因素 | 第59-60页 |
6.3 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一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1 | 第69-76页 |
附录二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2 | 第76-83页 |
附录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阅读调查问卷 | 第83-86页 |
附录四:访谈提纲 | 第86-87页 |
附录五 阅读成绩汇总一览表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