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1.3.1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第12-13页 |
1.3.2 增长极理论 | 第13页 |
1.3.3 主导部门理论 | 第13-14页 |
1.3.4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页 |
1.3.5 产业关联度基准理论 | 第14-15页 |
第2章 产业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 第15-28页 |
2.1 开发区发展基础与现状 | 第15-17页 |
2.1.1 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1.2 发展现状 | 第16页 |
2.1.3 制约因素 | 第16-17页 |
2.2 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17-19页 |
2.3 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第19-28页 |
2.3.1 已有规划对产业定位的要求 | 第19-21页 |
2.3.2 区域发展机遇 | 第21-22页 |
2.3.3 现有产业基地优势分析 | 第22-24页 |
2.3.4 潜在产业机遇分析 | 第24-25页 |
2.3.5 约束条件分析 | 第25-28页 |
第3章 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定位及目标 | 第28-38页 |
3.1 发展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3.1.1 荷兰鹿特丹港产业发展经验 | 第28-29页 |
3.1.2 中国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产业发展经验 | 第29-30页 |
3.1.3 临港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借鉴 | 第30-31页 |
3.2 产业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31-35页 |
3.2.1 产业发展方向 | 第31-33页 |
3.2.2 产业发展路径 | 第33-35页 |
3.3 基本原则和战略定位 | 第35-36页 |
3.3.1 基本原则 | 第35页 |
3.3.2 发展定位 | 第35-36页 |
3.4 产业发展目标 | 第36-38页 |
3.4.1 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 第36-37页 |
3.4.2 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 第37页 |
3.4.3 产业发展分阶段目标 | 第37-38页 |
第4章 主导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 第38-47页 |
4.1 装备制造业 | 第38-41页 |
4.1.1 发展基础 | 第38-39页 |
4.1.2 产业定位 | 第39页 |
4.1.3 发展目标 | 第39-40页 |
4.1.4 发展重点 | 第40-41页 |
4.2 新材料制造业 | 第41-43页 |
4.2.1 发展基础 | 第41页 |
4.2.2 产业定位 | 第41-42页 |
4.2.3 发展目标 | 第42页 |
4.2.4 发展重点 | 第42-43页 |
4.3 现代物流业 | 第43-45页 |
4.3.1 发展基础 | 第43页 |
4.3.2 产业定位 | 第43页 |
4.3.3 发展目标 | 第43-44页 |
4.3.4 发展重点 | 第44-45页 |
4.4 现代商贸业 | 第45-47页 |
4.4.1 发展基础 | 第45页 |
4.4.2 产业定位 | 第45页 |
4.4.3 发展目标 | 第45-46页 |
4.4.4 发展重点 | 第46-47页 |
第5章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第47-51页 |
5.1 基本思路 | 第47页 |
5.2 空间功能分区 | 第47-48页 |
5.3 产业开发时序 | 第48页 |
5.4 产业开发强度 | 第48-51页 |
第6章 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1-56页 |
6.1 组织与产业政策保障 | 第51-52页 |
6.2 基础设施保障 | 第52页 |
6.3 投融资保障 | 第52-53页 |
6.4 品牌建设与招商引资保障 | 第53-54页 |
6.5 人才智力保障 | 第54-55页 |
6.6 外部投资的保障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