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方言常用字语音对比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英文摘要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1页 |
第一节、研究课题的缘起 | 第6-7页 |
第二节、学术界研究情况及现状 | 第7-9页 |
第三节、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四节、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第10页 |
第五节、课题研究语料来源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耒阳概况 | 第11-13页 |
第一节 地理概况 | 第11页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三章 耒阳方言的特点 | 第13-85页 |
第一节 耒阳方言的实验研究 | 第13-62页 |
一.实验准备内容 | 第14页 |
二.耒阳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图谱分析 | 第14-62页 |
第二节 耒阳方言声韵调研究 | 第62-84页 |
一.耒阳方言声母比较研究 | 第62-65页 |
二.耒阳方言韵母比较研究 | 第65-72页 |
三. 耒阳方言声调比较研究 | 第72-74页 |
四. 耒阳方言语音图谱以及各学术观点综合比较研究 | 第74-82页 |
五.耒阳方言声韵调特点归纳及研究结论 | 第82-8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耒阳方言与客家方言亲缘关系研究 | 第85-92页 |
第一节 文化渊源 | 第85页 |
第二节 迁徙因素 | 第85-86页 |
第三节 地缘性原因 | 第86-87页 |
第四节 饮食分析 | 第87-88页 |
第五节 俗语对比研究 | 第88-89页 |
第六节 风俗共性研究 | 第89页 |
第七节 学术界观点证明 | 第89-90页 |
第八节 语音特征对比分析及讨论 | 第90-91页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耒阳地区普通话教学参考 | 第92-95页 |
第一节 声母教学参考 | 第92-93页 |
第二节 韵母教学参考 | 第93-94页 |
第三节 声调教学参考 | 第9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