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8页 |
1.1.2 现实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2.1 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页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2.2 公司治理国际比较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三章 美国公司治理的演进 | 第13-21页 |
3.1 管理层控制权的形成 | 第13-15页 |
3.1.1 管理控制权的历史基础 | 第13页 |
3.1.2 股票所有权的分散 | 第13-15页 |
3.1.3 公司法的演变 | 第15页 |
3.2 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权力制衡 | 第15-18页 |
3.2.1 “新政”时期 | 第15-16页 |
3.2.2 独立董事制度 | 第16-17页 |
3.2.3 《标准修订公司法》 | 第17-18页 |
3.3 公司控制权市场与机构投资者行动主义的兴起 | 第18-19页 |
3.3.1 20世纪80年代末“里根模式” | 第18页 |
3.3.2 公司控制权市场 | 第18-19页 |
3.3.3 机构投资者行动主义 | 第19页 |
3.4 政府介入公司治理新举措 | 第19-21页 |
第四章 中国公司治理的演进 | 第21-28页 |
4.1 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 | 第21-23页 |
4.1.1 国有企业基本制度的变迁 | 第21-22页 |
4.1.2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演进 | 第22-23页 |
4.2 中国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 | 第23-25页 |
4.2.1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4.2.2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演进 | 第24-25页 |
4.3 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 第25-28页 |
4.3.1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上市公司的成长 | 第25-26页 |
4.3.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第五章 中美公司治理演进的比较 | 第28-34页 |
5.1 中美公司治理演进的动力机制比较 | 第28-30页 |
5.1.1 美国公司治理的动力机制 | 第28-29页 |
5.1.2 中国公司治理演进的动力机制 | 第29-30页 |
5.2 中美公司治理约束机制的比较 | 第30-31页 |
5.2.1 美国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 | 第30页 |
5.2.2 中国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 | 第30-31页 |
5.3 中美非正式机制的指引性作用之比较 | 第31-34页 |
5.3.1 中美权力结构的比较 | 第31-32页 |
5.3.2 中美法律文化的比较 | 第32页 |
5.3.3 中美信任机制的比较 | 第32-3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4-37页 |
6.1 中美公司治理的演进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 | 第34-35页 |
6.2 中国移植的公司治理制度与本土基础性制度的冲突 | 第35页 |
6.3 通过内外机制的完善推进我国公司治理的改革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