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2.1 关于审计风险识别的文献回顾 | 第17页 |
1.2.2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的文献回顾 | 第17-18页 |
1.2.3 关于审计风险控制的文献回顾 | 第18页 |
1.2.4 关于审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的文献回顾 | 第18页 |
1.2.5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本文基本框架 | 第19-21页 |
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2.1 审计风险概念及要素 | 第21-23页 |
2.1.1 审计风险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2 审计风险的要素 | 第22-23页 |
2.2 审计风险的特点、类型和成因 | 第23-26页 |
2.2.1 审计风险的特点 | 第23-24页 |
2.2.2 审计风险的类型 | 第24-25页 |
2.2.3 审计风险的成因 | 第25-26页 |
2.3 审计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原则 | 第26-28页 |
2.3.1 审计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26-27页 |
2.3.2 审计风险管理的原则 | 第27-28页 |
2.4 审计风险管理的内容 | 第28-30页 |
2.4.1 审计风险识别 | 第28页 |
2.4.2 审计风险评估 | 第28页 |
2.4.3 审计风险的应对决策 | 第28页 |
2.4.4 审计风险控制 | 第28-29页 |
2.4.5 审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第29-30页 |
3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9页 |
3.1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30-32页 |
3.1.1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背景介绍 | 第30页 |
3.1.2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 第30-31页 |
3.1.3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31-32页 |
3.2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3.2.1 事务所本身体制问题,造成审计风险 | 第32页 |
3.2.2 审计风险管理程序和方法不完整 | 第32-34页 |
3.2.3 缺乏有经验的专业审计人才 | 第34-35页 |
3.2.4 审计风险评估不足,审计风险控制程序执行不严 | 第35页 |
3.3 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内控程序不健全 | 第35-36页 |
3.3.2 管理层没有严格控制审计质量、审计风险管理不到位 | 第36-37页 |
3.3.3 专业人员的胜任能力较低 | 第37页 |
3.3.4 审计独立性不强 | 第37页 |
3.3.5 对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 | 第37-39页 |
4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审计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借鉴 | 第39-44页 |
4.1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简介 | 第39页 |
4.2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审计风险管理的具体做法 | 第39-40页 |
4.2.1 接受审计业务前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 第39页 |
4.2.2 在审计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 第39-40页 |
4.2.3 审计业务完成后实施严格的质量跟踪控制 | 第40页 |
4.3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西分所审计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 | 第40-44页 |
4.3.1 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强 | 第41页 |
4.3.2 管理层对审计风险管理高度重视 | 第41-42页 |
4.3.3 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 第42页 |
4.3.4 通过审计风险识别模型,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进行分析 | 第42-43页 |
4.3.5 通过技术识别手段,谨慎地评估审计风险 | 第43-44页 |
5 完善江西中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44-51页 |
5.1 进一步完善事务所的组织结构,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 第44-45页 |
5.1.1 从多方面着手改善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5.1.2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 第45页 |
5.1.3 完善各种监督手段 | 第45页 |
5.2 强化管理层审计风险管理意识,重视审计质量 | 第45-46页 |
5.2.1 改变管理层对审计风险管理的观念 | 第45页 |
5.2.2 加强审计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管理层整体素质 | 第45-46页 |
5.2.3 树立正确的审计风险管理意识 | 第46页 |
5.3 鼓励专业人员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 第46-47页 |
5.3.1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 第46页 |
5.3.2 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 第46-47页 |
5.3.3 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 第47页 |
5.4 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环境,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 | 第47-48页 |
5.4.1 了解客户及其环境 | 第47页 |
5.4.2 了解客户的内部控制 | 第47-48页 |
5.4.3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 第48页 |
5.5 遵循审计程序,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 第48-51页 |
5.5.1 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策略 | 第48页 |
5.5.2 制定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 第48-49页 |
5.5.3 实施风险控制测试 | 第49页 |
5.5.4 根据风险评估及控制测试结果,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 | 第49-51页 |
6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