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管控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车内空气污染含义 | 第9页 |
1.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简述) | 第11-15页 |
1.3.1 企业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水平现状 | 第11-14页 |
1.3.2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水平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本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车内空气质量法规现状调研 | 第17-29页 |
2.1 欧盟法规现状及控制策略 | 第17-19页 |
2.1.1 油漆、有机溶剂类指令 | 第17页 |
2.1.2 ISO 12219标准 | 第17-18页 |
2.1.3 欧盟“清洁车厢工程” | 第18-19页 |
2.1.4 德国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措施 | 第19页 |
2.2 美国法规现状及控制策略 | 第19-20页 |
2.3 日本法规现状及控制策略 | 第20-22页 |
2.4 韩国法规现状及控制策略 | 第22-23页 |
2.5 俄罗斯法规现状及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2.6 中国法规现状及控制策略 | 第24-25页 |
2.7 国内外法规及管理措施对比分析 | 第25-27页 |
2.7.1 法规标准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2.7.2 管理措施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车内空气质量源解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 第29-51页 |
3.1 车内空气质量源解析 | 第29-39页 |
3.1.1 整车产品VOC性能分析 | 第29-34页 |
3.1.2 重点零部件VOC性能分析 | 第34-37页 |
3.1.3 重点内饰非金属材料VOC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3.2 重点非金属材料技术改进方法研究 | 第39-45页 |
3.2.1 塑料 | 第40-42页 |
3.2.2 皮革材料 | 第42-43页 |
3.2.3 PU发泡材料 | 第43页 |
3.2.4 胶黏剂 | 第43-45页 |
3.3 零部件技术改进方法研究 | 第45-48页 |
3.3.1 成型工艺改进 | 第45-47页 |
3.3.2 模具改进 | 第47-48页 |
3.4 整车技术改进方法 | 第48-49页 |
3.4.1 涂装工艺改进 | 第48页 |
3.4.2 组装工艺改进 | 第48页 |
3.4.3 后处理措施改进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正向设计方法研究 | 第51-59页 |
4.1 车内环境品质目标的制定及达成方案 | 第51-52页 |
4.1.1 目标制定方法 | 第51页 |
4.1.2 目标达成方法 | 第51页 |
4.1.3 整体管控方案 | 第51-52页 |
4.2 非金属零部件选材方法 | 第52-57页 |
4.2.1 用材方案确定的总体思路 | 第52-53页 |
4.2.2 材料认可及用材组合方案搭建 | 第53-54页 |
4.2.3 用材方案拟定及样件试制 | 第54-55页 |
4.2.4 零部件及整车模拟验证 | 第55-57页 |
4.3 研发过程性能管控方法 | 第57页 |
4.3.1 产品立项阶段 | 第57页 |
4.3.2 概念设计开发阶段 | 第57页 |
4.3.3 设计过程开发阶段 | 第57页 |
4.3.4 工装样件及样车验证阶段 | 第57页 |
4.3.5 生产准入阶段 | 第57页 |
4.3.6 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 第57页 |
4.4 正向设计的效果分析 | 第57-58页 |
4.5 本章结论 | 第58-59页 |
第5章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管控体系研究 | 第59-73页 |
5.1 整体管控方案 | 第59-60页 |
5.2 管控标准 | 第60页 |
5.3 过程管控体系 | 第60-67页 |
5.3.1 全流程链过程管理 | 第60-64页 |
5.3.2 研发过程设计技术指标理规范化管 | 第64-67页 |
5.4 试验资源 | 第67-68页 |
5.5 管理及技术团队 | 第68-69页 |
5.6 数据库 | 第69页 |
5.7 取得的成果 | 第69-7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