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前言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1.2.1 企业成本费用控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2.2 会计信息系统及报销系统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2.1 信息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 2.3 精细化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 3 H集团报销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5页 |
| 3.1 H集团简介 | 第22-24页 |
| 3.2 H集团报销系统相关现状 | 第24-31页 |
| 3.2.1 H集团财务管理现状 | 第24-26页 |
| 3.2.2 H集团报销管理现状 | 第26-29页 |
| 3.2.3 H集团报销管理特点 | 第29-31页 |
| 3.3 H集团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 3.3.1 预算控制力度不够 | 第31-32页 |
| 3.3.2 审核效率及效果有待改善 | 第32-33页 |
| 3.3.3 审核进度和付款时间过长 | 第33-34页 |
| 3.3.4 忽视信息价值创造 | 第34-35页 |
| 4 基于管理视角的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设计 | 第35-56页 |
| 4.1 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思路 | 第35-37页 |
| 4.1.1 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的目标 | 第35-36页 |
| 4.1.2 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的原则 | 第36-37页 |
| 4.1.3 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的方法选择 | 第37页 |
| 4.2 实行科学预算管理加强费用报销事前控制 | 第37-41页 |
| 4.2.1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制定科学费用预算 | 第38-39页 |
| 4.2.2 详细录入预算指标精细控制报销额度 | 第39-40页 |
| 4.2.3 提示预算完成额度预防超额支出风险 | 第40-41页 |
| 4.3 输入环节扩充信息源为管理控制提供支持 | 第41-45页 |
| 4.3.1 结构化信息的详细记录 | 第42页 |
| 4.3.2 非结构化数据的充分添加 | 第42-44页 |
| 4.3.3 外部信息源的合理链接 | 第44-45页 |
| 4.4 审核环节实现线上管理提高费用报销效率 | 第45-48页 |
| 4.4.1 电子签名的实施 | 第45-47页 |
| 4.4.2 移动报账客户端的引入 | 第47页 |
| 4.4.3 线上审核管理需注意的问题 | 第47-48页 |
| 4.5 输出环节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随需应变的分析管控 | 第48-56页 |
| 4.5.1 多维度信息的随需查询 | 第49-52页 |
| 4.5.2 复杂信息交互可视化反映 | 第52-54页 |
| 4.5.3 信息整合与价值创造 | 第54-56页 |
| 5 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的实施 | 第56-61页 |
| 5.1 实施的前提保障——内外部环境 | 第56-58页 |
| 5.1.1 开放的平台和环境 | 第56页 |
| 5.1.2 规范的管理制度 | 第56-57页 |
| 5.1.3 信息技术的支持 | 第57-58页 |
| 5.2 实施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 | 第58-59页 |
| 5.2.1 培养业务人员的财务意识 | 第58页 |
| 5.2.2 增强财会人员的自包能力 | 第58页 |
| 5.2.3 提高管理层的信息整合水平 | 第58-59页 |
| 5.3 实施的方式和步骤 | 第59-61页 |
| 5.3.1 实施方式 | 第59页 |
| 5.3.2 实施步骤 | 第59-6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