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研究--以中兴通讯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4-15页
        1.2.1 研究方法第14页
        1.2.2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4-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可能的创新第16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19页
        2.1.1 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第16-17页
        2.1.2 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第17-19页
        2.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第19页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交易费用理论第19-20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2.3 人力资本理论第21-22页
        2.2.4 进入权理论第22页
    2.3 研究范围界定第22-23页
        2.3.1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范围界定第22-23页
        2.3.2 收益分配界定第23页
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实践情况及存在问题第23-28页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实践情况第23-25页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8页
        3.2.1 采取的方式缺乏针对性第26页
        3.2.2 不顾自身特点强行移植其他企业成功模式第26-27页
        3.2.3 参与收益分配的人员过多第27页
        3.2.4 部分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长期激励效果不足第27-28页
4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模式选择第28-42页
    4.1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主要模式介绍与对比分析第28-32页
        4.1.1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几种主要模式第28-30页
        4.1.2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几种主要模式的对比第30-32页
    4.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模式选择第32-38页
        4.2.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第32页
        4.2.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模式选择第32-34页
        4.2.3 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模式基本要素设计第34-37页
        4.2.4 基于EVA的虚拟股票期权模式优势分析第37-38页
    4.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型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模式选择第38-42页
        4.3.1 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特征第38-39页
        4.3.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入股的模式设计第39-40页
        4.3.3 技术入股模式的实施步骤第40-41页
        4.3.4 技术入股模式优势分析第41-42页
5 案例分析——中兴通讯的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分析第42-52页
    5.1 中兴通讯基本情况第42-43页
    5.2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实施情况分析第43-49页
        5.2.1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实施条件分析第43-45页
        5.2.2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模式选择第45-46页
        5.2.3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方案实施结果第46-49页
    5.3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模式的启示与建议第49-52页
        5.3.1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模式的启示第49-50页
        5.3.2 中兴通讯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方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第50-52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52-53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市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提升
下一篇:基于管理视角的H集团报销系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