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第9-10页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5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5-23页
    2.1 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1 有效教学第15页
        2.1.2 有效教学行为第15-16页
        2.1.3 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第16-17页
    2.2 国内外有效教学行为相关研究进展第17-23页
        2.2.1 国外有效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2.2.2 国内有效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9-23页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观察量表的编制第23-33页
    3.1 确定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观察维度的依据第23-26页
        3.1.1 高中学生特点第23-24页
        3.1.2 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第24页
        3.1.3 前人的研究成果第24-26页
    3.2 高中物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维度分析第26-29页
        3.2.1 呈示行为第26-28页
        3.2.2 对话行为第28页
        3.2.3 指导行为第28-29页
    3.3 编制《高中物理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观察量表》第29-31页
    3.4 评分者一致性检验第31-33页
第4章 物理专家型和新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比较研究第33-49页
    4.1 两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统计分析第33-39页
        4.1.1 研究目的、工具和对象第33-34页
        4.1.2 课堂观察数据统计第34-35页
        4.1.3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第35-38页
        4.1.4 研究小结第38-39页
    4.2 《向心力》教学案例研究第39-49页
        4.2.1 研究目的和对象第39页
        4.2.2 《向心力》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及分析第39-49页
第5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反思第49-53页
    5.1 研究结论第49-50页
    5.2 给高中物理新手教师的建议第50-51页
        5.2.1 加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第50页
        5.2.2 加强与专家教师的合作学习第50-51页
        5.2.3 加强教学反思改善教学行为第51页
    5.3 研究反思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63页
    附录一第57-61页
    附录二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日高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对比研究--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与东京书籍版《新编国语综合》为例
下一篇:中学乐团实践教学研究--以西安铁一中乐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