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思想品德课论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2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0-12页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相关概述第12-16页
    (一) 道德叙事法的内涵及构成第12-13页
        1. 道德叙事法的内涵第12页
        2. 《道德与法治》课中道德叙事法的构成第12-13页
    (二) 《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实际意义第13-16页
        1. 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第13-14页
        2. 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第14页
        3. 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与发展第14-16页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现实审视第16-20页
    (一) 《道德与法治》课中道德叙事法的运用效果第16-17页
        1. 新课改理念深入贯彻取得较好效果第16页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熟练运用道德叙事法第16-17页
    (二) 《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1. 道德叙事主体的“偏离化”第17-18页
        2. 道德叙事内容的“标准化”第18页
        3. 道德叙事价值的“空壳化”第18-20页
三、《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运用道德叙事法的现实路径第20-28页
    (一) 《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原则第20-22页
        1.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第20-21页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21页
        3.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第21-22页
    (二) 《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技巧第22-25页
        1. 促成多元叙事主体第22-23页
        2. 开发生活化叙事内容第23-24页
        3. 彰显深层次叙事价值第24-25页
    (三) 《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程序第25-28页
        1. 科学选取道德叙事视角第25-26页
        2. 灵活展开道德叙事过程第26页
        3. 深入挖掘道德叙事价值第26-27页
        4. 开放道德叙事总结与评价第27-28页
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附录: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幸福我的家》教学案例第32-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生态视角下幼儿园教师常规教育行为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