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1 农村寄宿制概述第11-13页
        1.1.1 农村寄宿制的概念第11页
        1.1.2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1.2 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第13-14页
        1.2.1 师生关系的概念第13页
        1.2.2 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第13-14页
        1.2.3 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第14页
    1.3 自我控制与学业成绩第14-16页
        1.3.1 自我控制的概念第14-15页
        1.3.2 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第15页
        1.3.3 自我控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第15-16页
    1.4 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第16-18页
        1.4.1 学业拖延的概念第16-17页
        1.4.2 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1.4.3 学业拖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第18页
    1.5 师生关系、自我控制、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第18-20页
2 问题提出第20-24页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0页
    2.2 研究总体思路第20-21页
    2.3 研究假设第21-22页
    2.4 研究意义第22-24页
        2.4.1 理论意义第22页
        2.4.2 实践意义第22-24页
3 研究一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自我控制、学业拖延的发展特点第24-30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方法第24-26页
        3.2.1 被试第24页
        3.2.2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2.3 研究程序第25-26页
    3.3 统计分析第26页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6页
        3.3.2 数据处理第26页
    3.4 研究结果第26-27页
        3.4.1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的年级与性别特点第26页
        3.4.2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年级与性别特点第26-27页
        3.4.3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年级与性别特点第27页
    3.5 讨论第27-30页
        3.5.1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7-28页
        3.5.2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8页
        3.5.3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业拖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8-30页
4 研究二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第30-33页
    4.1 研究目的第30页
    4.2 研究方法第30页
    4.3 统计分析第30页
    4.4 研究结果第30-32页
        4.4.1 师生关系、自我控制、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第30-31页
        4.4.2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的中介模型第31-32页
    4.5 讨论第32-33页
        4.5.1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自我控制、学业拖延、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第32页
        4.5.2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我控制、学业拖延在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间的中介效应第32-33页
5 综合讨论第33-39页
    5.1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自我控制、学业拖延的特点第33-34页
    5.2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师生关系、自我控制、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第34-35页
    5.3 农村寄宿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我控制、学业拖延在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间的中介作用第35-37页
    5.4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第37-38页
        5.4.1 创新之处第37页
        5.4.2 不足与展望第37-38页
    5.5 教育建议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附录第46-50页
    附录A 师生关系量表第46-47页
    附录B 小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第47-49页
    附录C 学业拖延量表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听、说、读、写相结合的PWP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