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10-18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一)关于绘本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 (二)关于绘本和美术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 第12页 |
| (三)关于中国传统美术元素与绘本相结合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四)关于儿童心理与绘本阅读、创作关系的研究 | 第13页 |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 (一)绘本的界定 | 第13-14页 |
| (二)儿童绘本适用年龄的界定 | 第14-15页 |
| (三)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界定 | 第15-16页 |
| (四)言语与语言的界定 | 第16页 |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三)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绘本开发中传统美术元素介入的现状及问题 | 第18-36页 |
| 一、以传统文化传承为诉求的我国美术教育的基本导向 | 第19-24页 |
| (一)时代背景下的我国美术教育政策 | 第19-20页 |
| (二)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 第20-24页 |
| 二、传统美术元素在我国儿童绘本中的运用实践 | 第24-32页 |
| (一)我国原创儿童绘本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 (二)我国原创儿童绘本在传统美术元素运用上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三、传统美术元素绘本美术课程开发现状调查 | 第32-36页 |
| (一)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 第32-34页 |
| (二)针对实践、调查现状之反思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传统美术元素绘本融入小学低段美术教学的可能性 | 第36-54页 |
| 一、传统美术元素绘本的表现形式与儿童审美心理对应性 | 第36-46页 |
| (一)传统美术的形象性帮助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 第36-39页 |
| (二)形象丰富的传统美术元素促进“审美式阅读”的开展 | 第39-41页 |
| (三)阅读方式的游戏性促进儿童愉悦的审美体验 | 第41-43页 |
| (四)图文并茂的绘本形式易于小学低段学生辨识与接受 | 第43-46页 |
| 二、传统美术元素绘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分析 | 第46-54页 |
| (一)易于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的建构 | 第46-48页 |
| (二)传统文化体验利于儿童民族价值观的形成 | 第48-49页 |
| (三)传统美术元素绘本阅读促进儿童绘画——言语双向发展 | 第49-54页 |
| 第三章 传统美术元素绘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 第54-64页 |
| 一、转化优秀传统美术元素绘本为美术课程资源 | 第54-58页 |
| (一)与学生发展相适应原则 | 第54-56页 |
| (二)可开发、可实践与能“挑战”的原则 | 第56-58页 |
| 二、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完善美术课堂 | 第58-61页 |
| (一)建立美术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 第58页 |
| (二)提升课堂视角下教师择取绘本的眼力 | 第58-61页 |
| 三、利用绘本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 第61-64页 |
| 第四章 传统美术元素绘本课程的开发实践 | 第64-86页 |
| 一、传统美术元素绘本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 第64-81页 |
| (一)绘本《小石狮》美术课程实践案例 | 第64-70页 |
| (二)绘本《金头发》美术课程实施案例 | 第70-75页 |
| (三)绘本《粽米飘香艾蒲长——端午节》美术课程实施案例 | 第75-81页 |
| 二、对传统美术元素绘本课程的反思 | 第81-86页 |
| (一)实践的收获 | 第81-82页 |
| (二)绘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82-83页 |
| (三)绘本课程实施改进的方向 | 第83-86页 |
| 结语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附录 | 第92-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