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5-17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结构框架 | 第20页 |
1.3.3 主要工作及对应章节 | 第20-2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企业家精神文献述评 | 第24-38页 |
2.1 企业家精神的理论发展 | 第24-27页 |
2.1.1 起源阶段 | 第24-25页 |
2.1.2 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2.1.3 企业家精神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第26-27页 |
2.2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外延及测量 | 第27-31页 |
2.2.1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 第27-28页 |
2.2.2 企业家精神的外延 | 第28-29页 |
2.2.3 企业家精神的测量 | 第29-31页 |
2.3 企业家精神主要的研究层次与研究视角 | 第31-33页 |
2.3.1 宏观层次 | 第31-32页 |
2.3.2 微观层次 | 第32-33页 |
2.4 从员工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 第33-35页 |
2.4.1 企业家精神影响员工的方式 | 第33-34页 |
2.4.2 企业家精神对员工的影响 | 第34-35页 |
2.5 对上述文献的述评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假设 | 第38-66页 |
3.1 理论构想及构念提出 | 第38-45页 |
3.1.1 理论构想 | 第38-40页 |
3.1.2 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构念提出 | 第40-45页 |
3.2 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与员工行为机理分析 | 第45-53页 |
3.2.1 员工行为的界定与心理契约的引入 | 第45-48页 |
3.2.2 基于双重视角认知偏差的心理契约分析 | 第48-51页 |
3.2.3 基于价值判断与认知偏差的风险偏好分析 | 第51-52页 |
3.2.4 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与员工行为的理论模型 | 第52-53页 |
3.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53-64页 |
3.3.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53-55页 |
3.3.2 主效应分析及假设 | 第55-57页 |
3.3.3 中介效应分析及假设 | 第57-61页 |
3.3.4 调节效应分析及假设 | 第61-62页 |
3.3.5 实证模型及假设汇总 | 第62-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研究思路与量表设计 | 第66-79页 |
4.1 研究设计思路 | 第66-67页 |
4.2 变量界定与测量 | 第67-72页 |
4.2.1 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的界定与测量 | 第67-69页 |
4.2.2 员工行为的界定与测量 | 第69-70页 |
4.2.3 员工心理契约的界定与测量 | 第70-72页 |
4.2.4 员工风险偏好的界定与测量 | 第72页 |
4.3 预调研及正式问卷编制 | 第72-78页 |
4.3.1 预调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4.3.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 第74-77页 |
4.3.3 正式问卷生成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79-99页 |
5.1 数据采集 | 第79-85页 |
5.1.1 采样范围 | 第79-80页 |
5.1.2 采样程序 | 第80-81页 |
5.1.3 数据处理 | 第81-82页 |
5.1.4 样本描述 | 第82-85页 |
5.2 数据分析 | 第85-98页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85-86页 |
5.2.2 信度分析 | 第86-87页 |
5.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87-96页 |
5.2.4 相关性分析 | 第96-98页 |
5.2.5 多重共线与同源偏差 | 第9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99-120页 |
6.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99-108页 |
6.1.1 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与员工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99-103页 |
6.1.2 包含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103-108页 |
6.2 员工心理契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108-112页 |
6.2.1 中介效应分析原理 | 第108-110页 |
6.2.2 员工心理契约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110-112页 |
6.3 员工风险偏好与员工工作年限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112-115页 |
6.3.1 员工风险偏好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112-113页 |
6.3.2 员工工作年限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113-115页 |
6.4 假设检验 | 第115-118页 |
6.5 结果讨论 | 第118-11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0-127页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20-121页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第121-124页 |
7.3 研究的局限 | 第124-125页 |
7.4 研究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6页 |
附录 | 第136-149页 |
附录1: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访谈提纲 | 第136-137页 |
附录2: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与员工行为的预调研问卷 | 第137-142页 |
附录3: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与员工行为的正式调研问卷(1) | 第142-147页 |
附录4: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与员工行为的正式调研问卷(2) | 第147-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