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3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外发展动态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发展动态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 | 第1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2页 |
1.4 实验设计方案 | 第12-13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概述 | 第14-20页 |
2.1 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概述 | 第14页 |
2.2 人力成本的基本原则 | 第14页 |
2.3 人力成本的计量 | 第14-15页 |
2.4 人力成本包含的范围 | 第15页 |
2.5 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具体指标 | 第15页 |
2.6 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内容 | 第15-16页 |
2.6.1 人力成本预算的编制与核算 | 第15-16页 |
2.6.2 企业人力成本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 第16页 |
2.6.3 企业人力成本预算的考核 | 第16页 |
2.7 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几种途径 | 第16-20页 |
2.7.1 运用价值链管理法 | 第16-17页 |
2.7.2 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管理法 | 第17-18页 |
2.7.3 运用程序管理法 | 第18页 |
2.7.4 运用PDCA管理法 | 第18-20页 |
第3章 M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 第20-25页 |
3.1 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 | 第20-25页 |
3.1.1 经济增长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 第20页 |
3.1.2 劳动力供给量和供给区域改变 | 第20-21页 |
3.1.3 人力资源开发经费的提高和信息系统的投入 | 第21-22页 |
3.1.4 人员职位不匹配 | 第22-23页 |
3.1.5 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 | 第23页 |
3.1.6 人均工资增长率逐年上升 | 第23-25页 |
第4章 关于M企业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4.1 M企业的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4.1.1 M企业的正式工与外协工比例分析 | 第25-26页 |
4.1.2 M企业的学历情况比例分析 | 第26页 |
4.1.3 M企业的人员类型比例分析 | 第26-27页 |
4.2 员工忽视供给量和供给区域导致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改变 | 第27-28页 |
4.3 人力资源开发经费和信息系统的投入与实际支出背道而驰 | 第28-29页 |
4.4 人员与岗位不匹配分析 | 第29-30页 |
4.5 M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分析 | 第30-31页 |
4.6 企业人均工资增长率上升分析 | 第31-32页 |
4.7 M企业人力成本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分离 | 第32-33页 |
4.8 人力资源没能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岗位晋升机制 | 第33-34页 |
第5章 M企业完善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 第34-47页 |
5.1 M企业完善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几种具体措施 | 第34-47页 |
5.1.1 运用程序管理法控制人力成本的提高 | 第34-35页 |
5.1.2 运用因果图控制人力成本预算的提高 | 第35-36页 |
5.1.3 运用PDCA管理法实施人力成本预算管理 | 第36-37页 |
5.1.4 合理的控制人均工资增长率 | 第37-38页 |
5.1.5 对M企业员工进行人力成本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 | 第38-40页 |
5.1.6 保证人力成本预算管理与实际支出相统一 | 第40-41页 |
5.1.7 合理的控制员工数量 | 第41-42页 |
5.1.8 合法的增加员工有效工作时间 | 第42-44页 |
5.1.9 加强人力成本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 第44-45页 |
5.1.10 建立多渠道员工岗位晋升机制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