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微课资源的设计研究--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1-2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 信息化教育时代背景 | 第11页 |
(二) 微课浪潮 | 第11-12页 |
(三) 职业教育信息化 | 第12页 |
二、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一) 微课资源发展 | 第15-16页 |
(二) 微课资源设计和开发现状 | 第16-22页 |
(三) 微课资源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3-32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23-27页 |
(一) 交互 | 第23-24页 |
(二) 微课资源 | 第24-2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二)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第28-30页 |
(三) 远程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交互式微课资源的设计思想与技术实现 | 第32-38页 |
一、设计理念 | 第32-34页 |
(一)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 第32-33页 |
(二) 以情励学、以趣激学 | 第33页 |
(三) 实现交互 | 第33-34页 |
二、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一) 微原则 | 第34页 |
(二) 以学习者为中心 | 第34页 |
(三) 突出交互性 | 第34-35页 |
(四) 简约易用性 | 第35页 |
三、技术工具 | 第35-38页 |
(一) 图文声像处理 | 第35页 |
(二) CrazyTalk Animator软件 | 第35-36页 |
(三) Raptivity Suite软件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交互式微课资源设计 | 第38-51页 |
一、交互式微课资源设计的前期分析 | 第38-42页 |
(一)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内容简介 | 第38-39页 |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三) 教学内容阐述 | 第40-41页 |
(四) 教学目标制定 | 第41-42页 |
二、交互式微课资源的教学设计 | 第42-46页 |
(一) 时长弹性化设计 | 第42-43页 |
(二) 教学策略设计 | 第43-45页 |
(三) 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设计 | 第45-46页 |
三、交互式微课资源的结构 | 第46-47页 |
四、交互式微课资源的特征 | 第47-51页 |
(一) 情境性 | 第48页 |
(二) 交互性 | 第48-50页 |
(三) 多样性 | 第50页 |
(四) 趣味性 | 第50-51页 |
第五部分 交互式微课资源的实现与应用 | 第51-58页 |
一、交互式微课资源的实现 | 第51-54页 |
(一) 前期准备 | 第51页 |
(二) 实际制作 | 第51-54页 |
二、交互式微课资源应用分析 | 第54-58页 |
(一) 交互式微课资源的应用效果 | 第54-56页 |
(二) 微课资源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 第56-58页 |
第六部分 结语 | 第58-60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58-59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58-59页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一) 研究不足 | 第59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